在逃跑的過程中, 費爾亞號,奧古斯塔皇後號迅速的和和平女神號、威廉王妃號拉開了距離。而憋了一肚孑氣的襄陽艦、懷化艦從後麵追趕上來,向和平女神號、威廉王妃號展開了一輪猛烈的炮擊,結果兩艦各中彈十餘發,整個船的尾部幾乎都己經打爛了,艦上的德軍士兵紛紛跳艦逃竄,而兩艦也很快就沉進大海中。
而在擊沉了維多利亞露易絲皇後號之後,昆明艦並沒有參加攻擊其他四艘德艦,因為有襄陽艦、懷化艦就足以對付這四艘德艦了。昆明艦的注意力還是放在全局上。
這時德國艦隊的旗艦俾斯麥伯爵號己經逃離戰場十餘公裏遠的地方,看樣孑是在加緊搶修,另一艘首艦勃蘭登堡號也遠離戰場,而付責殲滅德國運需船隊的嶽陽艦、三亞艦首先向己中了一枚魚雷的伍爾斯號戰列艦又發射了一枚魚雷。
原來在剛才的戰鬥中,嶽陽艦、三亞艦向伍爾斯號戰列艦、弗騰堡號鐵甲艦各發射了一枚魚雷,弗騰堡號挨魚雷的地方正好是艦底部,盡管弗騰堡號是一艘老式的鐵甲艦,側舷裝甲的防禦力頗強,但艦底卻十分脆弱,當然不僅僅是弗騰堡號,其他的軍艦也是一樣,就算是側舷裝甲會延伸到水線以下,但也絕不會在艦底部也鋪設裝甲,因此被魚雷擊中之後,艦底頓時被炸開一個五米寬的大缺口,周邊十幾個密封艙都被震裂,海水如泉湧般湧入艦內,一艘近八千噸的軍艦,在不到二十分鍾的時間內就沉沒了。
而另一艘伍爾斯號戰列艦擊中的部位是側舷,雖然也同樣受損頗重,但一時半會還沉不了,而且艦上的德軍也都紛紛拚力搶救,力保軍艦不沉,但航速卻明顯的慢了下來。
但現在嶽陽艦、三亞艦要去進攻德國的運需艦隊,因此沒有空和伍爾斯號慢慢的耗,於是又給伍爾斯號補了一枚魚雷。本來伍爾斯號就隻剩下半條命了,再補上一枚魚雷,那裏還撐得住,頓時慢慢的沉沒到海水中。而嶽陽艦、三亞艦全速從伍爾斯號的旁全駛過,向德國的運需船隊衝過去。
德國的運需船隊共有運需船十一艘,護航軍艦四艘,另有一艘敵友不清的英艦。和艦隊相距大約十公裏,盡管嶽陽艦、三亞艦隻是以20節的速度行駛,但不到十分鍾,就出現在德國的運需船隊麵前。
這時海戰才進行了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十三艘德**艦就被穿越艦隊的五艘軍艦擊敗,五沉五傷,甚致連怎麼被擊敗的都不清楚。
英艦恩底彌翁號本來想跟著德國艦隊想撿點便易,同時也看一看德**艦的性能和徳國海軍的作戰水平怎麼樣。因為自從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登基以後,就放棄了鐵血宰相俾斯麥靈活、務實的大陸政策,而是立誌於打造一支強大的艦隊,走向海洋,去爭奪陽光下的土地,這自然引起了視海上航線為生命線的大英帝國的警惕。
德國帝國國會在1898年4月10日通過1898年海軍法案,計劃投入建造預算4.089億馬克,每年的裝備維護費500萬馬克計劃有效期6年,至1904年,艦隊規模應達到戰列艦19艘,岸防裝甲艦8艘,大型巡洋艦12艘,小型巡洋艦30艘的規模。
而僅僅隻過了兩年,德國帝國國會於1900年6月20日再通過1900年海軍法案,計劃至1917年,艦隊規模在1898年海軍法案的基礎上擴大一倍,達到戰列艦38艘,大型巡洋艦14艘,小型巡洋艦38艘。
這兩份海軍法案在極大程度上刺激了大英帝國的神經,因為海軍是大英帝國立國稱霸的基礎,因此英國還專門製定了著名的二強標準海軍戰略,即英國皇家海軍的軍艦數量和噸位不僅要保持世界第一,而且還要超過世界第二海軍和世界第三海軍之和。但如果徳國真的完成了1900年海軍法案,那麼到1917年德國海軍的規模將達到英國皇家海軍的七八成左右,而且在這個時候,徳國的工業實力和經濟規模己經超過了英國,完全有足夠的經濟技術實力完成這個海軍法案。
也就是說,如果徳國真的完成了1900年海軍法案,那麼英國的二強海軍戰略也就徹底破產,而英國皇家海軍將失去海上的絕對優勢地位,那麼英國也就將徹底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英國自然不希望看到這種局麵出現,因此也將德國,由其是徳國海軍視為自己的潛在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