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渤海海戰(八)(1 / 2)

薩穆尓的回答,也早在鄧永儉的預料之中,因為在歐洲國家當中,德**隊相對來說更加重視軍人的榮謄感,並崇尚鐵血之氣,對投降的認可程度,也要比其他國家低一些,在許多逆境戰場中,德**隊往往都能堅持到底,而動不動就投降的,一般是法國、意大利這樣的國家軍隊。因此徳國人可並不是那麼容易被說服的。

不過在來之前,鄧永儉也是做好了充份的準備,道:“艦長閣下,還有各位,我對你們的軍人精神深感佩服,你們確實不愧是德**人,不過各位想過沒有,各位的決定並不隻是代表在場的各位,而是這一艘軍艦上的幾百名軍人,我想他們都是優秀的軍人,其中大部份人都還是年輕人,甚致有很多人還沒有結婚,各位難道就忍心看著這些年輕的優秀戰士就這樣失去他們的生命嗎?讓他們的父母、家人悲痛欲絕。還有薩穆爾艦長,您應該有夫人吧,有兒女還有父母,如果您戰死了,您的家人會怎麼難過,還有其他各位,你們難道就不為你們的家人想一想嗎?”

聽了鄧永儉的話之後,薩穆爾的臉色頓時發生了變化,而其他徳**官的臉上也都不大自然起來,因為鄧永儉的話確實對他們產生了一些觸動,畢竟想到了遠在國內的家人,軍人的精神、榮謄感也都要消退不少。畢竟這場戰場並不是保衛國家的戰鬥,而是去打別的國家。雖然在出發之前,國內動員時都說是為了國家的榮譽,但軍官們都清楚,這場戰爭和國家的榮譽半點關糸都沒有,是去爭奪利益。

不過薩穆爾是一個典型的徳**人,除了嚴謹認真之後,德國人還有一個十分鮮明的特點,就是頑固,因此薩穆爾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被說服,還是硬挺道:“你說得沒有錯,如果我戰死了,我的家人確實會很傷心,但他們同樣也會以我為榮,因為我是光榮的戰死,並沒有玷汙德**人的榮譽,我想其他士兵的家人,也是同樣的想法。”

鄧永儉沉聲道:“但是你們明明是有機會活下去的,明明是可以不用戰死,因為在這場戰鬥中,你們己經盡力了,你們的表現己經無愧於軍人的榮謄了。”他不等薩穆爾開口,搶著又道:“艦長閣下,請你誠實的告訴我,如果這一場戰鬥重新再打一次,你們是否有獲勝的機會?”

薩穆爾沉默了好一會兒,才終於點了點頭,道:“鄧中校,我承認我們確實沒有獲勝的機會,你們的軍艦,還有使用的武器,都比我們優秀。”

鄧永儉道:“艦長閣下,您的誠實值得我尊重,而在這樣一場實力懸殊的戰鬥中,你們完全盡了全力,並且戰鬥到了最後一刻,己經盡到一個優秀軍人的義務,但戰敗並不是你們的責任,因此投降也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而且做為一名艦長,您也有義務讓您的艦員活著回去,由其是在有機會生存的情況下。”

薩穆爾又低下頭,過了好一會兒,才點了點頭,道:“好吧,我們還要再商量一下,請您先在軍艦上等一會兒。”

鄧永儉點了點頭,道:“可以。”

士兵將鄧永儉帶到甲板上,鄧永儉首先告訴送他過來的小艇,回昆明艦去通知一聲,自已還要在勃蘭登堡號上再等一會兒。等小艇離開以後,鄧永儉靠在船舷上,點燃了一支煙,仔細的觀察這艘老式的戰列艦。

在舊時空裏,戰列艦就像遠古時代的恐龍一樣,早就己經絕種了,不過這畢竟是一個曾經稱雄一時的強大武器,由其是用單簡粗暴的短兵相接的火炮對轟作戰模式,隻要一想起來,就足以讓人熱血沸騰。

以鄧永儉的眼光來看,這艘軍艦的工藝確點還有些粗糙,但和現代軍艦相比,卻充滿了簡單粗暴的暴力美學元素,由其是現在遍及甲板上傷痕彈孔,更是顯得野蠻而粗獷。相比之下,現代軍艦纖細的艦體,簡潔而流暢的線條,以及自動化、信息化成度極高的武器,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這大概就是許多軍事愛好者始終對重艦巨炮時代念念不忘的重要原因,在國內所有知名的軍事論壇上,“隨著電磁炮、激光武器的發展,戰列艦會不會複活”, 始終都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鄧永儉雖然是一名現代軍人,但這時也覺得將這樣一艘軍艦擊沉,確實太可惜了。

過了大約半個多小時的時間,一名德兵過來請鄧永儉再到指揮室去。而這一次薩穆尓再也沒有剛才神全十足的樣子,而是一付垂頭喪氣的模樣,道:“鄧中校,如果我們投降,你們是否真的能力保證我們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