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對參謀部製定的作戰計劃到並沒有太多的異議,畢竟相對於大沽口戰役來說,威海衛、青島兩地的防禦力並不算太強,而且經過了大沽口戰役以後,穿越者也有了一定的兩棲登陸作戰經驗。
其實兩棲登陸作戰說起來也並不複雜,就是首先取得製海權,利用軍艦上的火力,清除敵軍的岸防火力,然後派遣軍隊登陸,並且建立穩固的灘頭陣地,再向戰場的縱深發展,最終占領全部的陣地。隻不過在這個時代,登陸作戰還是平麵化的,無論是軍艦還是岸防的火力都是火炮,而在穿越者的舊時空,登陸作戰己經立體化,首先要奪取戰場的製空權,而空中的對岸打擊和空投登陸作戰,都成了兩棲登陸作戰的主要模式。但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現在製海權當然是撐握在穿越者的手裏,從某種意義上說,穿越者還有製空權,而且在偵察、信息化方麵更是具有絕對的優勢,通過前期的偵察、探測,穿越者己對威海衛、青島的海域、岸防布置、兵力都有了充份的了解。盡管威海衛、青島兩地的守軍並不多,但防禦的警惕性也不高,隻能算是一般性的例常守備,似乎根本就沒有意識到,穿越者會來進攻。
原來通過對天津與上海、北京方麵的電報內容分柝,在穿越者與各國之間的談判接觸破裂以後,各國都認為穿越者下一步的軍事方向是北京,因此不斷的要求駐守北京的八國聯軍加強守備,同時還在研究,在無法増加軍隊的情況下,如何給八國聯軍運送去一批武器彈藥,以增加北京的守備實力。
各國做出這樣的判斷到也在情理之中,因為現在各國並不知道穿越者隻是一支孤軍,而是都相信在穿越者的背後,至少是有一股力量支持,而如果穿越者真的攻占了北京,徹底消滅了八國聯軍,就樣就能夠獲得中國戰場的絕對主導權,就算各國能夠再組織起一支八國聯軍,但這一戰也是曠日持久,得不償失,因此各國接受這個事實的可能性很大。但誰都不會想到,穿越者會放過北京,回過頭來攻取威海衛、青島。
這一次戰鬥的難度真的不算高,重點實際是在攻占了威海衛、青島以後,如何在山東擴展,但這就不是軍事能夠解決了,因此參謀部製定的作戰計劃也就沒有太多討論的,剩下的事情就各作戰單位自己製定俱的戰術安排,以及各作戰單位之間的協調作戰。
這時尚晉峰又問道:“這一次作戰,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肖建軍道:“參謀部決定,定在十一月二十日淩晨開始,現在還有十天的準備時間,給各作戰單位三天的時間製定各自的戰術安排,在十三日提交給參謀部彙總,十六日、十七日進行模擬戰鬥演習,十八日總結休息,十九日晚上六點開始行動。”
頓了一頓,肖建軍又道:“後勤部門從現在開始,就要進行作戰準備了。”
太湖艦的艦長謝騰立刻站起身,道:“是,我會馬上安排。”
在穿越的七艘軍艦當中,隻有太湖艦不是作戰艦,而是屬於後勤保障艦,但現在穿越軍隊並沒有遠洋作戰的需要,因此在前麵幾次海戰中,其他軍艦都紛紛登場,就連長白山艦也在大沽口之戰中出陣,玩了一把兩梄登陸作戰,隻有太湖艦一直無所事事,先是停泊在渤海口的群島裏,大沽口之戰以後就停在大沽口港口,一直就沒有動過窩,這次進攻威海衛、青島,其他六艘軍艦都悉數參戰,隻有太湖艦沒有作戰任務。實際上在臨時軍委的計劃中,太湖艦屬於封存拆除的艦隻,艦上的設備零件用於其他用途,隻是現在太湖艦上還裝著大量的油料和其他補濟品,而且穿越者也沒有精力來處理太湖艦,才暫時放在一邊。
太湖艦的人員編製是130人,既然太湖艦派不上用場,艦上的艦員自然也都解放出來,在艦上隻留下30人,保證基本的維護,其餘的人都轉為其他的工作。現在穿越集團有八艘可用的小型艦艇,正好每艘艦上分派5個人,擔任艦長等重要職位,一方麵是熟悉了解這個時代的艦船性能,另一方麵也是訓練新招的海軍士兵。而其他的人都作為岸基人員。
而太湖艦的艦長謝騰則被任命為臨時軍委的後勤部部長,負責管理人民軍的後勤保障事務,在前一階段的戰鬥中,穿越軍隊繳獲了大量的各種物資,其中隻有一小部份轉交給行政部,絕大部份仍然由軍隊管理,畢竟現在穿越集團還是施行戰時體製,因此物資首先要供應軍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