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又道:“還有一件事情。”
秦錚笑道:“還有什麼事情?”
周萍道:“現在我們控製地域越來越大,軍隊也越來越多,需要的醫務人員也會越來越多,現在的人手完全不夠,因此我們衛生部還需要培養大量的醫務人員。”
秦錚有些奇怪,道:“不是己經分拔給衛生部一批本土的婦女進行醫務培訓嗎?還缺人手嗎?”
周萍道:“分配給衛生部的本土婦女幾乎都不識字,而且基礎太差,基本都是文盲半文盲,就算經過掃盲教,發展成就也有限,現在基本隻是當護士培養,但醫務人員可不能全是護士,還要有醫生,不過要培養一個合格的醫生並不容,必須從小開始接受專業教育才行。”
秦錚怔了一怔,馬上就明白過來,笑道:“你們衛生部是盯上了希望學校啊。”
周萍道:“那是自然,醫務人員都是要從孩子抓起。”
秦錚道:“十來歲的孩孑,從現在培養起,至少也需要五年才上崗吧。”
周萍道:“誰說都是十來歲的孩孑,學校裏十四五歲的孩子也不少啊,我們衛生部的想法是,將十二三歲以上的孩子選出一批人,單獨組成一個班,從現在開始培養,平時還是和其他的學生一樣學習文化知識,但每周上二到三次醫學知識專業課,甴衛生部派人去教學,課程量慢慢的逐步增加,這樣最多兩三年就可以進入實習階段,經過一二年實習,就可以正式就業,而再經過兩到三年的積累經驗,差不多就可以自己坐診了,這是最快的培養速度了。”
秦錚思索了一下,點了點頭,道:“這樣的安排我覺得可行,好吧,我一並跟老夏、老肖他們說說,然後再做決定吧。”
休息了一夜之後,秦錚在第二天一早,就接見了張佩綸。
上一次張佩綸訪問天津,就是由秦錚主要付責接待,因此兩人比較熟悉,這次再相見之後,也少了許多客套,互相見禮之後,張佩綸又直接了當的向秦錚提出,希望清廷能夠加入這次會談,一並解決八國聯軍的問題,同時也請求穿越者能夠在這次談判中幫助清廷,盡力減少清廷的損失。
聽了張佩綸的話之後,秦錚的心裏也有底了,清廷果然還是爛泥扶不上牆,隻想著減少一點損失,也就是說賠款是肯定要賠的,隻是把少賠當贏。不過穿越者自然不會讓清廷如願,因為既然有穿越者參與,當然不能賠款,否則這將成為穿越者的一大汙點,另外就是要充份利用清廷的這種心態,多為穿越者爭取利益,至少要將山東納入到穿越者的管轄範圍來才行。
於是秦錚道:“幼樵先生,我們本來就是華夏族裔,自然會全力幫助中華故土,解八國聯軍之危,不過我們雖然己經回歸中華,但仍然還是海外華裔,尚未得到朝廷認同,如此一來豈不是名不正言不順,因此我們希望朝廷能夠正式下旨,承認我們的身份,然後才好談其他的事情。”
張佩綸是有名的才子,當然知道在中國曆史上,到是出過一些回歸中華的故族,甚致在清廷都有幾例,最著名的是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爾扈特部首領渥巴錫率領部眾回歸祖國。
不過張佩綸也清楚,這夥海外華人是完全不同於土爾扈特部,這當然不僅僅是漢族和蒙古族的區別,而且土爾扈特部在回歸之前實際和清廷一直都有朝貢關係,而這夥海外華人則更像是突然從海底冒出來的,以前從來就沒有聽說過。當然最重要的是這夥海外華人的實力實在是太過可怕了,連清廷都不得不感到恐懼。
但對目前的清廷來說,這夥海外華人的回歸還是有益的,至少可以壓一壓洋人的氣焰,而且迫使洋人做出讓步,減少清廷的損失,起碼讓清廷能夠重新回到北京。因此張佩綸道:“此事自然,不過依我大清舊列,若有故族回歸,先當上表請附,朝廷而後再下旨招撫,當年土爾扈特部眾歸國,更是如此,因此貴部不訪先上表請附,在下回上海轉由李中堂轉呈朝廷,再聽候朝廷裁訣,如何?”
其實上不上表到沒什麼,不過這樣一來到是讓穿越者弄得太被動,到向是穿越者真的是求著要歸複清廷一樣,老實說穿越者現在隻需要清廷的一個確認而己,根本就懶得賠清廷虛以委蛇,因此完全沒必要按照清廷的步調來走,隻是話要說委宛一樣。於是秦錚道:“幼樵先生,你所說的程序是在平常的和平時期,而現在是非常時期,恕我不客氣的說,現在皇帝和太後都逃到西安,大清實際己成為都一個流亡政府,還講那麼多程序做什麼,我看最好是事急從權,請朝廷盡快確認我們,這樣才好進行談判。否則等我們先上表朝廷,然後再由朝廷議論裁訣,等到最後確定下來,曠以時日,恐怕連談判都己經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