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李鴻章來訪(九)(1 / 2)

到了第二天上午,觀察團的成員們都離開利順德飯店,到各國駐天津的領事館去了。而李鴻章也帶著張佩綸、李經方、薩鎮冰一起,乘車來到天津政府行政大樓,正式和穿越者進行會談。

這一次夏博海、秦錚、肖建軍、王雲鵬、徐濟超五人全部到齊,雙方在會議室裏相見,互相介紹了一番之後,首先甴李鴻章宣讀清廷發給穿越者的詔書。

昨天秦錚己經和李鴻章協商好了接受詔書的禮儀,雖然從理論上來說,這份詔書就相當於是聖旨,但既沒有用黃綾書寫,也沒有加蓋玉璽,隻是李鴻章根據清廷發給他的電文,自已手寫的一份,嚴格來說,這還不能算是一份正式的聖旨,而且現在穿越者也不算是清廷的臣民,因此接受詔書的儀式也就不用搞得那麼複雜,什麼擺設香案,跪授、三呼萬歲一類的全部都免了,因此夏博海等五人隻是起身站立,諦聽李鴻章宣讀就行了。

清廷發給穿越者的詔書內容是:

“我朝二百數十年,深仁厚澤,詎三十年來,西人漸眾,多有釁怨,竟仍激成大變。朕以衝齡、入承大統、至思振奮圖張,然正際時艱、京師雲擾,是慈躬驚險,宗社貼危,仰思宗廟之震驚,北望京師之殘毀,士大夫之流離者數千家,兵民之死傷者數十萬,圜圜成墟,衣冠填壑。

幸有海外義民夏博海、秦錚、肖建軍、王雲鵬、徐濟超等,乃華夏後裔,素懷忠義,心如赤子,雖身處海外,然歸順之心已久,報效之誌凜然。至七月乘舟歸國,師直為壯,正天討有罪之刑;戰功曰多,得仁人無敵之勇。羽奏屢騰於戎捷,輿圖亟複於圻封。鋒對無前,以征必克;師行有紀,所至孔安。成績著於邦家,威名震於夷狄,比飭鷹揚之旅,往臨鼠盜之區。師屢臨於京津,名遠震於魯南。連克四城之聚,複還千裏之疆,賞國之典,輕重視功,振凱遄歸,策勳可後?然念國步之方艱,顧戎心之未革;亟膺明命,益勵遠圖。

朕己特令大學士李鴻章,作為全權大臣,便宜行事,與各國使臣止兵議和,望夏博海、秦錚等於訂約章時,婉間力協,早定和約,深念殷憂啟聖之言,勿忘盡瘁鞠躬之誼。莫負朕心,天下安定,必有厚賞,朕與皇太後有厚望焉將此通諭知之。欽此。”

雖然夏博海等五人都不是學古文的,但在舊時空都算是高級知識分子,有相當紮實的文字功底,而且來到這個時代已有五個月了,古文的水平也有一些提高,雖然這份詔書寫得駢四驪六,富麗堂皇,但也基本能夠聽得這份詔書的大體內容。

其實這份詔書並沒多少實際的內容,雖然對穿越者讚揚有加,說了不少好話,但在詔書中隻是對清廷的狼狽,以及戰亂的場景極力描敘,卻對八國聯軍並沒有進行什麼指責,因此對穿越者的功績隻能泛泛的誇獎了一番,也並沒有提到清廷對穿越者的的封賞,隻說是甴於局勢艱難,隻能等穩定下來再對穿越者進行封賞,說白了就是開出一張“天下安定,必有厚賞” 的空頭支票,估計清廷是想以封賞來引誘穿越者,要求穿越者盡力協助李鴻章,盡快和各國談成議和。這也說明清廷現在急切的盼望能夠早日與洋人議和成功,故此不敢得罪洋人,對八國聯軍的罪行隻能一筆帶過。

不過在詔書中也有讓穿越者滿意的地方,就是清廷終於正式承認了穿越者是華夏後裔的身份,有了這個身份之後,穿越者以後的行事也就方便得多了,這也是穿越者最主要的目地之一。至於封賞什麼的,穿越者並不是在意,盡管穿越者的目標是占據山東自立,但這並不是靠清廷的賞賜,最終還是取決於穿越者自身的實力,而和外國進行談判的事情,穿越者也自有自己的打算,不會為清廷的封賞而出買國家民族的利益。

當然,在李鴻章宣讀完了詔書之後,夏博海也像征性的客氣了幾句,表示感謝清廷的信任,己方會盡力促成和談等等,然後雙方才進入正式的會談模式。

李鴻章首先發言道:“這次庚孑之變,二宮西巡,京師震動,大清江山幾近不保,幸好貴眾此時回歸中華,力挫八國聯軍的銳氣,揚我中華之威,實在是天不絕我大清,方始有忠義之士相助,此番與八國聯軍進行和談,還要多多仰仗貴眾之勢,隻希望能夠與各國早日談成議和,歇兵罷戰,二宮得以還京,社稷恢複安定,而貴眾也可以早獲朝廷封賞,在中華大地安居樂業、封妻蔭子。老夫可以擔保,各位都可爵至封候,就是進入軍機,執掌朝政,亦無不可。”

夏博海道:“官爵利碌,我們並不看重,隻是希望中華大地從此以後,不再受外寇欺辱,而中華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安享太平,而中國也能從此富強,擠身世界各國之列。”

李鴻章點了點頭,笑道:“貴眾高風亮節,不計功名,老夫也甚是佩服,不過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早日與各國議和成功,等朝廷恢複安定以後,才能勵精圖治、殖產興業、以求富國強兵,而貴眾即有能征善戰之士,又有治國安幫之材,定會大有用武之地,日後必會名垂青史,後人皆知貴眾的不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