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是在靜安寺的一間靜室裏進行的,而寺裏的僧人們已完都回避,由200名荷槍實彈的英國士兵守衛。
穿越者,各國、清廷三方的各自4名談判代表在一張特意趕製的三角型談判桌前就座,另外8名談判助理則都坐在他們身後,靜室的麵積並不大,隻有大約40平米左右,一下子擠進了3、40人,立刻就顯得有些擁擠了。
首先進行的是互相交換各自提出的談判條款,讓各自了解對方提出的條件,以便接下來的正式談判。各國方麵準了兩份談判條款,一份是給穿越者,另一份是給清廷,而且均是中英文雙版本的;而穿越者隻準備了一份談判條款,當然是給各國的,因為至少在名議上,穿越者和清廷是一方的,因此沒有必要給清廷一份。隻有清廷連一份談判條款都沒有準備。
李鴻章是明白人,知道雖然在名議上是三方會談,但實際上在這次談判中,穿越者和各國才是主導方,清廷隻是來當配襯的,隻能看別人的臉色行事,因此提出什麼談判條件都沒有用,幹脆就什麼條款都沒有提及,等你們雙方去談吧。
秦錚、和李鴻章接過了各國遞過來的文件夾,同時秦錚也將自己談判條款文件夾遞給各國,穿越者準備的條款也是中英文雙份。秦錚打開中文版的文件,而李三傑看英文版文件,其他人則在兩人的身邊觀看,其實這幾個人都有相當紮實的英文功底,讀寫說基本都沒有問題,因此對他們來說,看中文、看英文並沒有什麼區別。
而在清廷方麵,李經方是精通英文的人,因此在一般的時候,都是由他擔任李鴻章的翻譯,各國那邊盡管有八個國家,但各領事都能看得懂英文,而中文方麵,隻有日本領事小田切較為精通,其他人基本都是半吊孑,不過也有專門的翻譯。
一時間房間裏一片寂靜,眾人都在認真的看著對方提出的談判條款。
各國給穿越者開出的談判條款一共有六條,分別是:
一、海外華人將天津租界歸還給各國,並向各國租界賠償損失費用,共計白銀2400萬兩;
二、海外華人將威海衛租界歸還給英國,並向英國賠償租界損失費用,計白銀1000萬兩;
三、海外華人將青島租界歸還給德國,並向徳國賠償租界損失費用,計白銀1600萬兩;
四、海外華人在占領租界期間製定的各種法令、法規、製度,以及設立的各種行政管理機構均取消,全部恢複過去租界的製度和行政管理機構,海外華人搶占各國的產業、資產全部都歸還各國;
五、海外華人在此前戰爭中俘虜的各國士兵人員全部無條件釋放,俘虜的各國艦船、武器均歸還給各國。
六、海外華人向各國賠償戰爭的損失費用,共計白銀3000萬兩,與前三條的賠償合計,共將向各國賠償白銀8000萬兩;
秦錚等四名談判代表看完了各國向穿越者提出談判條款之後,交給後麵的談判助理觀看,然後互相小聲的議論各國提出談判條款。
雖然在談判中有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這種技巧,但一般總會在一個相對合理的範圍以內,或者是將提出條款中的某一、二條故意提高要價,而其他的條款則相對合理靠譜。但各國提出的談判條款可以說沒有一條是合理的,全部都不靠譜,可以說穿越者連一條都不可能答應,讓人不得不懷疑,各國到底是不是打算真心和穿越者進行談判。
當然現在還是在看談判條款的時間,還沒有到發言的時候,因此秦錚等人也沒有說什麼,隻是小聲討論等一會發言的時候,應該怎樣應對。
過了一會兒,清廷那邊也看完各國向清廷提出的談判條款,於是雙方互相交換觀看各國向對方提出的談判條款。因為這是三方會議,因此這樣的互相交換觀看也是完全合理的事情,等一會兒清廷方麵還要觀看穿越者向各國提出的談判條款。
而各國向清廷提出的談判條款是:
一、德國駐淸國大使克林徳遇害-事,清國需向德國遣使道歉,並在其遇害地點立碑記念;
二、日本國駐淸國大使館書記生杉山彬被害-事,清國需向日本國遣使進行道歉;
三、清國向各國賠償戰爭損失費用,共計白銀3億兩;
四、清國應劃定各國大使館專界,為使館專用專住之處,並獨由大使館管理,派遣軍隊駐守。中國民人,概不準在大使館專界內居住。、
五、清國應拆毀大沽炮台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澗各炮台;
六、中國國家應允由各國分應主辦,會同酌定數處留兵駐守,以保京師至海通道無斷絕之處。
七、清國應在國內選擇相應八處地區,交與各國為新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