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錚當然不知道李三傑的這些複雜想法,但有一點李三傑說得確實不錯,就是上海的工作主要是在外交層麵上,而劉瀾濤、李紅兵、陳兆聲、高磊確實缺乏這方麵的經驗,同時他們的份量也差得多。因此如果李三傑能留在上海,他的資曆、經驗、地位對穿越者在上海的工作確實是大有益處的,而且又是李三傑主動提出來,秦錚考慮了一下之後,終於還是決定,讓李三傑留在上海。
當然,秦錚也不能不考慮上海辦事外人員的安全,雖然說上海辦事外人員的背後有穿越集團的支持,但這種支持隻是間接,畢竟穿越集團離上海太遠,真要有事發生, 也無法直接幹涉到上海。不過在上海還是有人可以幫助穿越集團,一是趙維忠,他在上海有一定的社會關係網,這所房屋就是通過趙維忠才買到。而且相信趙維忠也會願意幫助穿越者維持上海辦事處。
另一個就是李鴻章,雖然李鴻章和穿越集團那麼近密,但做為一個政治經驗豐富的老狐狸,李鴻章是深知多個朋友多條路的道理,在清廷決定接受各國提出的談判條件之後,李鴻章是第一個通知的就是穿越者,而且保護辦事處的安全,對李鴻章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因為辦事處並不在租界內,而除了租界以外,李鴻章的手就能夠伸得到。因此秦錚也專門寫了一封信,要李三傑明天送給李鴻章,當然還要和李鴻章談一談。
除此以外,秦錚還決定留下20名士兵和武器,保衛辦事處。十六鋪是上海最繁華的商業區之一,同時也是魚龍混雜的地方,就算李鴻章決定幫助辦事處,但也不可能麵麵倶到,打發地麵上的人物,還需要穿越者自己的足夠的自保實力。
晚飯的時候,穿越者又請來趙維忠,請他照應上海辦事處,而趙維忠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
而就在第二天淩晨3點多鍾的時候,318艇到達十六鋪碼頭,秦錚等人連夜上船,趁著夜色駛離了上海。
天亮以後,李三傑立刻趕到李鴻章的府邸,去拜訪李鴻章,隻說是天津有事,秦錚已趕回天津,來不及向李鴻章告別,自己是代秦錚向李鴻章致歉,並遞上了秦錚的信。
看完了信之後,李鴻章也沉默了好一會兒,現在他也有些拿不準海外華人是打算幹什麼?秦錚為什麼會走得這麼匆忙,難到是怕把他扣下來當人質嗎?但要走為什麼不全都走,還要把李三傑留下。雖然李鴻章和李三傑的接觸不多,但也知道他是海外華人的重要官員,大體的職務相當於清廷的總理府衙門大臣,難道海外華人就不怕各國把李三傑扣下來當人質嗎?因此這一夥人留在上海,一定是另有用途。
於是李鴻章道:“想不到秦政委竟然走得如此匆忙,好吧,貴眾初到上海,人地兩生,若是有什麼需要老夫幫忙的,盡管開口便是了。”
李三傑點了點頭,知道李鴻章這麼說,實際就是承諾要維護辦事處的安全,因此道:“多謝中堂。”
李鴻章嗬嗬笑道:“此乃舉手之勞,不足掛齒,不過貴方退出談判之後,又意欲何為呢?”
李三傑道:“我想先問一問中堂,昨天我們退出談判之後,不知道中堂又是和各國怎麼談的。”
李鴻章沒想到李三傑並沒有回答自己的問題,而是反問自已昨天和洋人們談了些什麼,這其中也必有緣故,因此微微一遲疑,李鴻章決定實言相告,畢竟這也瞞不過去,於是道:“實不相瞞,老夫推說貴方退出談判,幹係重下,老夫須要通告朝廷,得到朝廷確定之後方可繼續談判,因此貴方離開之後不久,老夫和各國也終止了談判,昨天下午,老夫將此事電告朝廷,現在正在等候朝廷的回複。”
雖然李鴻章也沒料到穿越者會選擇退出談判,但他也明白,海外華人是決不會善罷幹休,因此在沒有得到海外華人的交底之前,決不能和各國再談下去,於是借口要向清廷稟告,終止了談判,其實今天李三傑不來找他,李鴻章也會去拜訪穿越者,弄清楚穿越者的用意。
李三傑點了點頭,道:“那麼依中堂之見,朝廷又會作何決定呢?”
李鴻章苦笑了一聲,道:“若依老夫看來,朝廷必會要求老夫繼續與各國談判,直至最後簽定條約,最遲不過一二日,快則就在今天,朝廷必會有答複回電。”
李三傑笑了一笑,道:“再請問中堂,如果依朝廷的要求談下去,到最後簽定條約,需要多少時間?”
李鴻章原以為李三傑聽到繼續談判以後會發怒,但卻沒有想到他竟然神色自如,心裏也不禁有些稱奇,看來海外華人中的人材不少,此人在外交方麵的能力也未必遜色於秦錚,於是道:“少則二十日,多則一個月,若無其他重大事件發生,更可首先確定條約草本,然後再由朝廷決定,方可正式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