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次秦錚到武昌來和張之洞會談,當然不會帶太多的現銀,隨艦隻帶了5萬兩白銀,算是付了一個定金。不過318艦上有電台可以直接和天津方麵聯絡,因此秦錚和天津方麵溝通之多,很快就得到了天津執委會的同意,畢竟對目前的穿越集團來說,錢不是問題,而獲得足夠的武器彈藥才是當務之急。執委會立刻決議,特事特辦,馬上組建起一支運輸船隊,帶第一批支付的50萬兩白銀,以及運輸船隻到武昌提貨,大約會在3-5天之後,到達武昌府。
得到了執委會的確認以後,秦錚也和張之洞約好,要求張之洞備齊第一批交付給穿越者的武器彈藥,等運輸船隊到達武昌之後,就立刻進行抽查驗貨,一但檢查合格之後,就馬上裝船運走。
海外華人的辦事效率之快,大大出乎張之洞的預料,像這樣的事情,在清廷少說也要一個月才能辦完,其中自然有數不清的扯皮爭吵、討論,哭窮,再加上拔款時候的雁過拔毛、重重經手,就算拖到兩個月也不是不可能的,而海外華人隻需要三五天的時間就能全部敲定下來,這樣的效率,也不得不讓張之洞驚歎,如果清廷那怕有這一半的辦事效率,國事也不至於敗壞到如此地步。
好在是第一批交付給海外華人的武器彈藥都是漢陽兵工廠的庫存,到也並不難辦,但張之洞也不敢怠慢,下令榮俊業親自督辦此事,三天之內,必須將交付給海外華人的武器彈藥備齊。雖然張之洞喜好虛名,但自己手下的人是什麼貨色,心裏還是有數的,如果不給他們勒一勒繩孑,是幹不了活的。
另外,張之洞又下令漢陽兵工廠,馬上全麵恢複生產,加緊趕工。漢陽兵工廠的庫存武器彈藥隻能應付第一批交付,而後兩批則靠漢陽兵工廠的生產,但日期隻有三個月,可是半點都耽誤不得。而在此以前,由於資金不足,漢陽兵工廠的產能大減,而照這樣的生產規模,是肯定完不成訂單的,因此盡管海外華人的第一批款還沒有到,但兵工廠也必須馬上開始全麵恢複生產,否則就來不及了。
不過簽定了購買合同之後,秦錚並沒有留在武昌等著,而且立刻轉回上海,一方麵是接應運輸船隊,並且做好上海方麵的工作。因為運輸船隊肯定會有軍艦護航的,而軍艦要開入長江,就必須得到英國方麵的同意才行,而在回航的時候,可以滿載軍火,雖然在此之前英國方麵對穿越者向張之洞購買武器采取默許的態度,但會不會對運輸船隊設置障礙,或是借機向穿越集團提出要挾條件,都不好說,因此還需要進一步的落實才行。另一方麵,也是在秦錚來武昌之前,和李三傑約定好的,討論上海的工作,由其是對青年人的統戰工作。
於是秦錚婉言謝絕了張之洞的挽留,在簽定了購買合同之後,連夜就乘船返回上海。
由於在來的時候,基本己經探明了水道,而且又是順江而下,因此經過了一夜的航行之後,在第二天清晨,秦錚就到達了上海。而在上岸之後,秦錚也一刻都沒有休息,和李三傑彙合之後,首先去訪問李鴻章,一方麵是感謝他派張佩綸、李經方到山海關去遊說提督鄭才盛,確實是幫了穿越者一個大忙;而另一方麵,秦錚在武昌己經表過態,擊敗俄軍之後,將支持張之洞、李鴻章入主內閣,而穿越者要求割據山東做為交換,張之洞基本是認同了這個交易,現在就看李鴻章的態度。
聽秦錚說完之後,李鴻章也不禁大為意外,但同時也頗有些心動,盡管自己被稱為李中堂,但實際上李鴻章一天軍機處都沒有進過,當然和張之洞一直都想進軍機不同,在甲午戰爭之前,李鴻章一直都擔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對進不進軍機到並不怎麼感興趣,畢竟當時的李鴻章所掌握的權勢甚致超過了軍機大臣,而且做為地方大員,李鴻章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擺脫朝廷的種種限製,能夠有一定的空間展開拳腳,幹一番事業。
但現在的李鴻章可不是甲午戰爭之前的李鴻章,所有實質性權力的官職全部都免去,雖然為了與各國議和,清廷又恢複了李鴻章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的職務,並且還出任全權議和大臣,同時還有一條:朝廷不為搖製。但李鴻章心裏十分清楚,現在這些職位不過都是虛銜,清廷連北京都丟了,直隸總督、北洋大臣還有什麼用,說實話還不如李鴻章現任的兩廣總督值錢。而真正有實質權力的就是全權議和大臣,但這決不是一個光彩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