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利科夫沉思了一會兒,點了點頭道:“參謀長的意見很有道理,如果沒有榴彈炮的支持,這會給我們的進攻帶來極大的困難,奧布莫查耶夫師長,你認為呢?”
奧布莫查耶夫搖了搖頭,道:“雖然現在沒有榴彈炮的支持,但我師還有團屬的野戰炮營,總共有54門野戰炮,盡管野戰炮的威力不及榴彈炮,但數量眾多,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海外華人的軍隊都是他們來到中國以後招募的,而使用的武器也基都是在以前的戰鬥中繳獲來的,由其是火炮的數量並不多,據說海外華人正在向湖北總督張之洞購買武器,因此靠我師現有的這54門野戰炮,完全可以為進攻提供火力支援,而且我也相信我們俄羅斯勇士,有足夠的勇氣和力量,擊敗任何的敵人。”
頓了一頓,奧布莫查耶夫又道:“現在我們必須盡快擊破海外華人的防線,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全力進攻山海關,而榴彈炮最好是留到進攻山海關才用,隻要我們攻破了這一道防線,那麼海外華人剩下的防線也就容易了。”
按俄軍的編製,每個團下會配備一個野戰炮營,裝配有18門M1877年式87mm野戰炮,一個師下轄三個主力團,也就有三個野戰炮營,共計有54門M1877年式87mm野戰炮。一般野戰炮的重量都較輕,通常都在2噸左右,炮彈也不重,因此是做為團級支援火力,可以跟隨大軍進行。
奧布莫查耶夫出身於俄國的軍人世家,今年45歲,在俄**界屬於少壯派,而少壯派通常也都是激進派,由其是在3年以前,奧布莫查耶夫做為法俄同盟的軍事交流活動,在法國進修了一年。而這個時候的法國陸軍主導思想就是進攻,甴其重視士兵的精神戰力,並將精神戰力放到壓倒一切的位置上,認為戰爭的結果受雙方的精神戰力強弱所支配,精神戰力強的一方可借不斷運動、壓迫,促使守方崩潰。因此野戰炮兵不再被看做是防禦性而非進攻性的武器,中型口徑的輕便野戰炮應在人力的推動下,緊隨步兵實施戰場機動,支援步兵的進攻。
這個理論也正對奧布莫查耶夫的胃口,因為重視進攻,重視士兵的精神戰力,這其實也是俄國陸軍的主導思想,因此回國之後,奧布莫查耶夫晉升為師長,也在自己統領的師裏中推廣這一戰術理念,這次跟隨俄軍一起進攻中國東北,奧布莫查耶夫野心勃勃,一方麵要建立自己的功勳,一方麵也要在戰場上檢證自己的戰術理論。
在以前的戰鬥中,俄軍在中國東北地區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而雖然和日本爭奪朝鮮半島時一度劍拔弩張,但畢競沒有真的打起來,奧布莫查耶夫也沒有機會檢證自己先進的戰術理論,心裏也覺得頗為遺憾,而現在正是時候了,海外華人並不是一個無能的對手,隻有在和這樣的對手交戰中,才能檢證自己的戰術理論是否有效,因此奧布莫查耶夫才不等榴彈炮炮運到,就急不可耐的要求出戰。當然奧布莫查耶夫也堅信,自己的部隊是一定能夠突破海外華人的陣地,取得勝利。
阿帕利科夫想了一想,也覺得奧布莫查耶夫說得有道理,雖然海外華人的防線設在山海關西北約10公裏的地方,但卻像一塊骨頭,夾在俄軍的嗓子眼裏,讓俄軍根本無法全力進攻山海關,必須要先攻破海外華人的陣地。因此阿帕利科夫多少也有些明白海外華人的用意,就是利用關外的防線來消耗俄軍,而且山海關的地勢險要,城牆高厚,確實要用重型榴彈炮才能轟開,不能在關外防線上消耗太多。
而讓奧布莫查耶夫去進攻海外華人,如果能突破海外華人的防線自然是好,如果突破不了,也可以試探一下海外華人的實力,自己也好做到心中有底。雖然俄國也收集了不少海外華人的情報,但畢競從來沒有和海外華人的軍隊交過手,因此對海外華人軍隊的實力並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於是阿帕利科夫點了點頭,道:“那好吧,奧布莫查耶夫師長,明天一早,就由你率領第五師向海外華人的陣地發動進攻,我會親自給你督戰,期望你能夠給我展示一個完美的勝利。”
奧布莫查耶夫立刻立正敬禮,道:“是,司令官閣下,請您盡管放心好了。”
第二天一早,奧布莫查耶夫率領俄軍出擊,向人民軍的陣地發動進攻。
雖然奧布莫查耶夫對勝利充滿了信心,但畢竟是受過正規軍事教育的軍人,真正到了戰場上,卻仍然不敢大意,畢竟敵軍己經布置好了陣地,盡管奧布莫查耶夫崇尚進攻,但也知道對敵軍己經布置好防線的陣地發動進攻,是要付出沉重的代價的。因此首先不是派出陸軍向敵人的防線發動進攻,而是先用火炮對敵軍的陣地展開打擊,以削弱敵軍陣地的防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