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輿論再變(三)(1 / 2)

安全部離開以後,接著是接見文化部部長汪軍,五人向汪軍詳細的介紹了這次上海的輿論變化,要求文化部盡快拿出一個應對、甚致是反製這一次對穿越集團輿論攻擊的方案,一定要打蠃這一場輿論戰,並且借這個機會,正式確立穿越集團的對外宣傳陣地。

接受了這個任務之後,汪軍的心裏十分興奮,報紙的出版發行,己經讓文化部在行政部的影響力大增,現在【新中華報】的單份發行量達到4千份,勢頭正旺。

而文化部的另一個重點項目廣播電台的建設準備工作,也己進入尾聲,在天津己經設立了12個播放點,並且進行了三次試播,主要是以音樂、曲藝為主,也播報少量的新聞,像山海關大捷的消息,就是通過廣播發出,而每一次試播,都吸引了大量的本土居民,竟然一個小喇叭裏竟能夠發出各種的聲音,這實在是太神奇了。而且這個時代的娛樂十分缺乏,因此能夠有一個廣播,自然會引發人們大量的興趣,在第三次試播時,在各個播放點都聚集了大量過來收聽的居民。

另外廣播電台的播音工作也在緊張的進行中,已經招募了20餘人,播音員共有9人,預設的廣播節目有新聞,時事評論、讀報、音樂、曲藝等等,估計再過10餘天的時間,各項係統都可以調試完畢,可以正式開始廣播了。

現在又接到打這場輿論戰的任務,也就意味著文化部在行政部中的地位進一步加強,話語權進一步擴大,當然汪軍對打嬴這場輿論戰是充滿信心的,因為在舊時空裏,已經見慣了各種輿論的套路,盡管這兩個時代的傳媒載體並不相同,但大部份套路都是相通的。

汪軍回到文化部的辦公室以後,立刻招集文化部的立要成員,暫時放下手頭的工作,參與討論。現在文化部下屬有三個部門,通訊社、廣播電台、報社,當然通訊社隻是一個虛殼子,實際隻有廣播電台、報社這兩個主要機構,廣播電台的負責人是張陽、李穎,報社的負責人是蔣桓武、林木,也就是目前文化部的骨幹。

聽完了汪軍介紹的俱體情況之後,幾個人也都興奮了起來,因為自從爭取了廣播電台、報社這兩個項目之後,他們也從穿越集團的醬油眾一躍而成員體製內的人,雖然不說是掌握大權,風光無限,但也確實揚眉吐氣。而自然也希望再進一步。因此立刻都紛紛開動腦筋,想著在舊時空裏的輿論宣傳有那些套路。

其實輿論宣傳的基本套路並不複雜,就圍繞著某一個話題,進行不間斷的轟炸,貫徹謊言重複多遍就成了真理,其間不惜誇大扭曲事實、假造證據,甚致顛底黒白、嘻笑怒罵,無所不用其及。真像是什麼並不重要,而重要的事需要表達什麼樣的真像。當然其中的手法可以多種多樣。

蔣桓武首先道:“我們也有報紙,而且現在報紙在上海的發行量也不錯,因此應該把我們的【新中華報】作為最主要的反擊武器,我們應該馬上組織人員來寫文章反駁,甚致還可以發行號外。”

木林搖了搖頭,道:“誰都知道【新中華報】是我們的報紙,因此用【新中華報】作為主要的反擊武器,這不是老王賣瓜嗎?我認為還是收買幾家上海的報紙,讓他們發文章反駁,當然【新中華報】也不是完全沒有行動,而是最好不要直接反對。”

汪軍道:“這些當然都是重要的,但我們決對不能隻用這些手段,因為這和我們的對手沒有什麼區別,我們既然是穿越者,當然要做得比這個時代的人更漂亮、更高明,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夠開闊思路,不要僅僅隻局限在報紙上,任何手段都可以,當然前提是在這個時代能夠使用的手段。還有,反駁也要有針對性,對那些過於誇大,隻是博眼球的謠言,比如說我們勾結八國聯軍、還有對清廷大不敬什麼的,根本不用太在意,重點在於兩點,一我們是華人;二我們的功績,我們在反製的時候,一定要圍繞著這兩點展開。”

聽了汪軍的話之後,其他人也都陷入了思考中,過了好一會兒,蔣桓武才道:“我認為我們以前對自己戰功的宣傳力度不夠,隻是通過報紙宣傳,太過單調了;由其是對老百姓這個階層,因為老百姓基本是不看報紙的,而我們現在主要拉隴的對像還是老百姓,而不是仕紳、官員;我注意到這次有一種說法,說山海關大捷不是我們打的,而是清軍打的,這種說法很容易欺騙老百姓,因此麵對老百姓的宣傳,我們一定要加強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