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陰謀(三)(1 / 2)

雖然萬俞福隻是一個不入品的書辦,但他的府宅在高密縣裏卻是數一數二的大宅,比起縣衙來不知要氣派多少。

時至中午,日頭高照,隻見萬俞福帶著6、7個人匆匆忙忙的走進了自己的府宅,對在門口向自己問候的門房管事置若罔聞,一邊將馬韁繩交給馬伕,一邊道:“王家的兩位少爺來了沒有?”

門房趕忙道:“回老爺的話,兩位王少爺早就來了,己經在大堂裏奉茶,等了老爺好一會了。”

萬俞福聽了,也鬆一口氣,道:“好,好,我馬上就去見他們。”

說著萬俞福匆匆的來到堂屋,隻見在客廳裏的客座上,坐著兩個30歲左右的年輕人,原來正是王家寨的漏網之魚,王克行、王克複兄弟。

原來王家寨的寨主王占元和萬俞福還有一些交情,隻是不太深,因此當初王家寨覆滅,王家兄弟到高密縣來投奔親家李家,但受到冷遇而去,但也沒有來找萬俞福。

不過就在兩個多月以前,穿越集團發布【土地改革製度大綱】,萬俞福也收到這份【大綱】,心裏正是猶豫不決,他自然不願意把田地就這樣交出來,但海外華人的威名,他也聽說過一些傳聞,雖然說萬俞福在這高密縣裏是跺一腳也要顫三顫的人,但也自知和海外華人相比,還是望塵莫及,因此正是左右為難、無計可施的時候。聽說王家兄弟來求見自己,立刻讓人把他們兄弟請進來。

萬俞福當然聽到王家寨被海外華人滅掉,寨主王占元遭到公審處死的消息,知道王家兄弟可是和海外華人有毀家滅門之仇,他們在這個時候來找自己,不會是無故而來的,不過敵人的敵人,自然就是自己的朋友,而且他們和海外華人有過交手,對海外華人的虛實也應該有所了解,因此這兩兄弟來了,說不定可以給自己做個幫手。

於是萬俞福也對王家兄弟盛情接待,而果然不出萬俞福所料,王家兄弟就是來幫萬俞福對付海外華人的。兩人給萬俞福出謀劃策,隻靠萬俞福一個人自然無法對抗海外華人,隻有集中所有的地主一起來對付海外華人,才有可能成功,而且現在海外華人明確表示要征收所有地主的土地,因此大家都是同仇敵愾,隻要有人出麵組織,就一定能夠拉起一個聯盟來。而以萬俞福在高密縣的聲望,自然是這個組織者不二人選。

聽了王家兄弟的話以後,萬俞福也深覺有理,不過他畢竟是見過大世麵的人,把地主聯合起來,對付個流寇土匪到是行,但要對付海外華人還差得很遠,頂多也就是湊在一起壯膽子。

而王家兄弟對萬俞福的建議是立刻向濟南府告急,請袁巡撫出動北洋新軍來對付海外華人。這個建議到是讓萬俞福的心裏一動,他的連襟親家還有小兒子現在可是都在北洋新軍裏任職。

原來袁世凱是在天津小站組建的北洋新軍,而他出任山東巡撫以後,以鎮壓義和團為名,將北洋新軍全部都調到山東來駐紮,並且在山東繼續招兵,擴大北洋新軍的規模,將原來隻有7千餘人的北洋新軍,己經擴大到了現在近2萬人。

袁世凱是將北洋新軍視為自己起家的最大資本,就如同曾國藩之於湘軍,李鴻章之於淮軍一樣,自然不滿足北洋新軍隻有7千餘人的規模,在小站練兵的時候,袁世凱就曾多次上書清朝,要求擴大北洋新軍的規模,但都被朝廷以費用不足為由而拒絕,相反卻又著聶士誠、董福祥、張之洞分別組建訓練新軍。袁世凱自然明白,這是朝廷的製衡之術,不能讓一家獨大,再出現當初湘軍、淮軍一手遮天的局麵。

雖然袁世凱不甘心,但一時也無計可施,因為北洋新軍的費用是靠朝廷拔款,在成立之初時各項費用到是還能按期支應,但一二之後就開始拖延苛扣,這到不是清廷有意難為袁世凱,而是朝廷的慣例,雁過拔毛,層層經手,對那支軍隊都一樣。

袁世凱一心要將北洋新軍打造成自己的私軍,在士兵們吃飯發餉的時候都要向士兵灌輸“端得是袁官保的碗,拿的是袁官保的餉”, 但這就必須要保證軍隊如期發餉,為此袁世凱自己也掏了不少腰包。不過軍隊是最燒錢的,何況這時袁世凱才剛剛起家,本無多少積蓄,何況他還要花錢上下打點朝中的大員,也隻能免力維持,根本無力擴大北洋新軍的規模。

不過袁世凱出任山東巡撫之後,這種局麵頓時大為改觀。因為掌握了一省的財政經大權,這樣就有充份的騰挪空間,不僅可以隨便找個借口挪用截流上繳的財稅,彌補軍用,而且還可以從地方上獲得大量的額外收入,因此袁世凱的財力頓時充盈了許多,於是袁世凱才立刻將北洋新軍進行擴編,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裏,北洋新軍的規模就擴大了近二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