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進駐縣城(一)(1 / 2)

高密縣,縣衙大堂。

知縣鄭代遠仍然在正中座,差役師爺在兩班伺候著,而在堂下兩側,各坐著一排身體富態,衣作華貴的人,全部都是居住在高密縣城裏的士紳,當然這些人都是被萬俞福煽動來的。

昨天晚上,萬俞福在家裏招集高密縣城裏的主要士紳,向他們陳述利害,當然是連哄帶騙,將穿越者的土改行為無限誇大,說成穿越者是要殺光所有地主,抄家滅門、搶光所有地主的田地家產等等,就差說共產共妻了。

不過穿越者在膠州縣進行的土地改革確實引發了不少士紳的恐慌情緒,雖然這些士紳都是住在高密縣城裏,而且各有經營,大體可以算是小工商業者,但幾乎每個人在鄉村中都有田產莊園,擁有大量的田地。其實這種現像在中國古代社會十分常見,因為由於中國曆代都是推行的抑商政策,土地才是最主要的生產資料,因此古代的商人賺了錢之後,往往不是用來擴大生產經營,而是在農村購田置地,成為地主,至少是工商業賺營地主。

他們對穿越者的土地政策自然是十分痛恨,再加上萬俞福又添油加醋,誇大其辭,因此這些士紳的恐慌心裏也極劇擴大,於是在今天一早,都跟著萬俞福一起來到縣衙,向知縣鄭代遠施壓,要求鄭代遠立刻下令全城動員,抵禦海外華人的進攻。

而麵對縣城主要士紳的施壓,鄭代遠的心裏雖然十分不滿,但也不敢輕易的敷衍過去。道:“各位父老,你們說的事情全是臆想上辭,並無實俱,海外華人雖然在鄉村有些失當行為,但卻並無犯城侵鎮之舉,尚屬尊規守據。海外華人若是真欲攻城奪地,那也應是先取膠州,而現在膠州尚未見有失,你等之言論,恐怕是言過其實了吧。”

萬俞福道:“堂尊,此一時彼一時啊,那時海處華人初登山東之境,立足未穩,民心不附,自然不敢有肆意妄為之舉,而現在海外華人己在山東立足半年有餘,自覺得羽翼己豐,行事也就無所顧忌了,這段時間海外華人的行事何其霸道,奪人田財,殺人全家,私設公堂,自立刑罰,以小恩惠哄騙無知小民,實為圖謀不軌之舉,現在高密縣己是危在旦夕,堂尊如果還不早做決斷,等海外華人的大軍到時,悔之晚矣,這一城的生靈,滿城的鄉紳百姓,恐怕都會遭受了海外華人的毒手了,堂尊為一縣的父母,豈能置之不理,何況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縣城若破,堂尊一門老小跡難幸免,因此還請堂尊三思啊。”

等萬俞福說完以後,其他的鄉紳也都紛紛開口,表示支持萬俞福的建議,有人甚致提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不訪先動員全城百姓,堅守幾日,如果海外華人並不來進攻高密縣,再解除守城狀態也不遲。

鄭代遠狠狠的瞪了萬俞福一眼,心裏十分清楚,這些人都是被他忽悠來的。鄭代遠是一縣之長,自然也有自己的耳目,昨天晚上他己經聽到過一些風聲,似乎是萬俞福搞的聯盟惹惱了海外華人,雙方打了一仗,結果萬俞福組織的地主聯盟被海外華人打得大敗,估計是在城外呆不下去了,才跑到縣城裏來,因此才勸說自己動員全城百姓守城,抵禦海外華人,其實不過是想拉上一城的百姓保護自己。而且鄭代遠己經打定了主意,高密縣根本不可能抵擋得住海外華人,如果海外華人真的來進攻高密縣,自己隻能釆用“”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這六不之策,或許還能保全自己。而萬俞福,鄭代遠則早己打定了主意,把他交給海外華人處置。

但現在萬俞福居然說服了高密縣城裏的20餘名士紳聯合向自己施壓,也讓鄭代遠頗有些為難,這些人可都是本地的地方勢力,有些人在州府裏,甚致是在省裏都有些人脈關係,如果把他們都得罪了,就算海外華人不來進攻高密縣,自己這個縣大老爺恐怕也做不長了。

就在這時, “咣” 的一聲,縣衙的大門被人撞開,隻見一名兵丁幾乎是連滾帶爬的跑進了縣衙,也顧不得滿堂的人員,大聲道:“大老爺,大老爺,海外華人的軍隊來了,來了。”

鄭代遠聽了,也不禁大吃了一驚,而其他的鄉紳也都大驚失色,萬俞福更是嚇得麵色慘白,他萬沒想到海外華人竟然會來得這麼快,心裏也後悔不迭,早知如此,就該馬上逃出高密縣去,遠走高飛,好歹還能保住性命,而現在卻被困在高密城裏。

不過鄭代遠畢竟是一縣之主,比別人還是要沉得住氣一些,而且他也估計到海外華人會來進攻高密縣,隻是並沒有想到會來得這麼快,因此立刻道:“不要忙,慢慢說,海外華人的軍隊到了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