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夏博海、秦錚、肖建軍、王雲鵬等人的協商以後認為,控製山東,最好是將從上由下和從下至上這兩種方式並用,但是以從下至上方式為主,而以從上由下方式為輔助,畢竟控製基層和土地改革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這是關係到穿越集團的統治基層。
不過由於目前穿越集團的相關專業人手不足,因此從下至上的控製行動不宜全麵展開,而是應該分步進行,首先是以控製萊州府為目標。
萊州府位於山東半島和大陸的連結區域,北臨渤海、南臨黃海,將整個山東一分為二,分為半島區和大陸區,也是以前膠州灣的所在地區,因此控製萊州府,就控製了山東的中心地區。而且萊州府共有6個縣、一個散州,目前穿越集團己經控製了三個縣,以目前穿越集團的人力物力資源,要控製萊州府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然後再以萊州府為基地,向山東的其他地區進行由下至上的控製擴張,方式和膠州、高密、即墨三縣一樣,首先從農村開始,然後向縣城發展,最後才取得府、州的控製權。而在此之前,清廷的府、州、縣官員均可以暫時留任。
在另一方麵,對山東省的高端官職也不能放棄,可以先把省一級的官位都弄到手裏,這樣才有名議上的全省最高權力,並且可以向各級府、州、縣的官員發號司令,並配合基層的行動,這樣上下結合,相互取長補短,是目前最好的方案了。這一來袁世凱的示好建議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因為濟南是山東的首府,行政管理中心,也是山東巡撫的駐節所在地,因此必須全麵控製濟南。
而穿越集團最終的目標是力爭在未來一年的時間內,全麵控製山東地區,或者是控製山東的絕大部份地區,並完成大部份地區的土地改革工作。
這時清廷的回電也發到了青島,清廷終於確認完全接受穿越者提出的三個大原則,於是雙方的協商又全麵展開。而李鴻章還向秦錚提議,這一次將分別就山東(附帶北京)、天津、上海三個方向,進行分頭的談判,並且指派由袁世凱、張佩綸、李經方三人負責和穿越者進行細節談判,自己隻是作總方向的把握就行了。
這樣不僅能夠加快談判的效率速度,而且李鴻章的擔子也輕鬆一些,畢竟李鴻章己是快80歲的老人,這大半年的時間裏,為清廷的命運四處奔走周旋,並想盡辦法多保全一點清廷的利益,盡管不像舊時空那樣為了談判累得心力焦悴,最終喪命,但也是極耗費精力的事情,因此現在的李鴻章也確實是身心俱疲,而下麵的談判畢竟不是和各國的談判,也用不著那麼緊張,可以放手讓年輕一代的人去幹。
對李鴻章的建議,秦錚到也沒有異議,這也是讓其他穿越者得到煆練的機會,畢竟秦錚不是專業的外交人員,以後除非是遇到重大的事情,秦錚也應該少出麵,而是交給外交人員去處理。
協商重新展開了以後,山東(附帶北京)交割的細節協議首先確定下來,畢竟雙方對於山東處理,都做好了充份的準備,而且清廷也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多作糾結。
最終雙方達成的條件是,由清廷策封穿越者出任山東巡撫、布政司、按察使、道台、提督、總兵等省一級的官職,而其餘府、直隸州、散州、縣官員全部留任,一直到其任期結束為止,然後再由穿越者派人接任,或向清廷要求留任,如在其餘府、直隸州、散州、縣官員在任期內有不稱職的,穿越者也可以向清廷要求撤換罷免,而清廷保證按穿越者的提議、對山東各府、直隸州、散州、縣官員進行策封或者是罷免。
這樣的條款,等於是讓穿越集團擁有了對山東全部地方官員的人事任命、罷免權力,這也有利於穿越集團對山東的各地方官員發號施令,確保政令暢通;由其是在穿越集團接管山東的初期,這是十分重要的權力。而對清廷來說,盡管將山東交給穿越集團管轄,但山東的地方官員的任命、罷免仍然需要有清廷下令,這樣從形式上來說,清廷依然對山東有管轄的權力。
另外清廷還有一個如意算盤,就是將來如果和穿越集團發生權力衝突的時候,還可以在人事任命上設置障礙,做為和穿越集團博弈的籌碼。而穿越者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但並不在意。
穿越集團也再次承諾,在山東開始移交時,將分兩批從北京地區全麵撤軍,並且與清廷的接管軍隊作好交接,而且人民軍的物資、財產,還有人民軍在北京招募士兵的家屬均可以隨軍帶走。
上海租地的協議也沒有花費多長的時間,畢竟這也不是什麼大事,最終確定劃歸給穿越集團的地域範圍是上海公共租界的東區以北開始,一直向北沿伸到黃浦江的入長江口,麵積約為2萬餘畝,為公共租界的2/3。雖然這一塊地區的位置較偏,但卻揭守住黃浦江的入長江口,屬於黃浦江水道的拆衝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