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接管濟南(十六)(1 / 2)

眾人聽了以後,都是一陣沉寂,過了好一會兒,徐昌才道:“曾老,這是海外華人的意思嗎?”

曾福祥道:“老朽剛才不是說過嗎?這一次前來和海外華人無關,隻是老朽的一點肺腑之言,你們以前就做錯了,切不可一錯再錯下去,現在收手還來得及,否則隻怕是悔之晚矣啊。”

那伍道:“曾老,您是知道我是開煙館的,如果要是聽海外華人的,那麼我的生意豈不是都做不了嗎?您這是讓我喝西北風去嗎?”

趙平河也道:“曾老,我是全靠田產做糧食生意的,若是按海外華人的什麼‘土地改革’, 可是要把我的田產全都收了去,這豈不是叫我傾家蕩產嗎?因此這可是萬萬不可啊。”

曾福祥擺了擺手,道:“你們說的這些,老朽又何償不知,但如今是海外華人勢力,你們擰得過海外華人?聽海外華人的吩咐,雖然是會有大損失,但總能夠保住性命,難不成你們都想落得和安羅堂一樣的下場嗎?就說你們兩個,那伍,不是我說,你做的這一行本來就是傷天害理的事情,不做也罷了,而且這些年來你也賺了不少錢,不如趁著這個機會,轉行做別的生意。”又轉向趙平河,道:“你也是一樣,誰讓咱們這小胳膊擰不過大腿呢!你們都算是濟南的老戶,朋友多,路子廣,就算是轉行做別的生意也不會太差。而且以你們兩人的資產,就算是什麼事情都不做,也夠你的兒子一輩過活了。”

趙平河似乎還想說什麼,但張了張嘴,卻一句話都沒說出來,但那伍卻不幹了,大聲道:“憑什麼!憑什麼!我在濟南賣了20年的大煙,憑什麼海外華人來了,就不許我做這生意了,海外華人還有沒有沒王法了,他們讓我停業,我偏就不就業,明天照開煙館不誤,看海外華人能把我怎麼著,反正我就是這一條爛命,看海外華人敢不敢向對付安羅堂一樣,也把我殺了。”

徐昌趕忙道:“伍爺,伍爺,有話好好說,大夥兒這不在商量嗎?”他知道那伍肚子裏沒多少貨,而且說話不中聽,怕他說出來的話得罪了曾福祥,因此一直再搶那伍的話頭,但那伍剛才的那番話其實就有責怪曾福祥的意思,於是趕忙來打圓場。

曾福祥到並不意,他知道那伍是什麼個性,不過是憑著自己是旗人的身份,在濟南裏撒潑耍賴貫了,以前的地方官員懶得理了,也沒有碰上過什麼惡人,但曾福祥知道,這一套在海外華人麵前是玩不轉的。

不過說的話都己經說了,曾福祥也算做到仁至義盡,因此曾福祥也起身,道:“好吧,老朽的言盡於此,聽於不聽在於各位自決,隻希望各位好自為之,但不要自誤,就此告辭了。”

曾福祥離開以後,那伍也忍不住罵道:“這個老東西,肯定是受了海外華人的什麼好處,才到這裏來嚇唬我們,我就不信海外華人真有那麼大的膽子,敢把濟南城裏的鴉片都給禁了。”

他一個人叫嚷了半幹,卻沒有人回應,也不禁有些氣餒,道:“你們都是怎麼了,說句話啊,這算什麼意思,難不成你們打算聽那個老東西的話,向海外華人投降嗎?”

過了好一會兒,才有一個人道:“各位,如果沒有別的事情要說,在下想先告辭了。”

那伍一瞪眼,道:“怎麼?你這是想跑嗎?”

那人道:“在下怎麼會想跑了,隻是我們今天來聚議,是商量應對海外華人之計,現在也商量不出個什麼結果來,不走還留在這裏做什麼?”

趙平河忙道:“先都別忙著走,我到是有個辦法,聽說朝廷己經從西安起駕,要回鑾北京,大概在一個月以後到達保定,我們不妨聯名上書朝廷,狀告海外華人在濟南倒行逆施,危害地方,大家以為如何。”

徐昌也點了點頭,道:“朝廷回京之事,我也聽說了,這到是一個可行之策,不過一來上書要找個文筆好的人來寫,要寫有份量才行;而且聯名的人手一定要多,這樣才顯得海外華人在濟南己是人神共怒;再一個就是還要有疏通銀子才行。”

那伍一拍大腿,道:“好啊,不就是要錢嗎?我出五萬,但寫文章的事情你們去操心。”

這時其他人的精神也稍稍振奮了一點,畢竟這還是一條可行之路,也是鄉紳們的唯一可行之路。於是眾人也馬上討論了起來,寫文章的人當然有的是,聯名的人數也不是問題,估計絕大部份鄉紳都會簽名,俱體的事情交給徐昌、趙平河人操辦,而湊錢也很順利,因為這些人都是有錢的主,那伍帶頭出了五萬兩白銀,其他人也紛紛跟進,一下子就湊了15萬兩白銀。當然現在是肯定拿不出銀子來,眾人約定,在下一次聚會時,把銀子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