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英日同盟(一)(1 / 2)

就在詹天佑和學生們登上輪船,前往青島的時候。華東政府的主要首腦人員正聚集在一起,商討應對英日同盟的事情。

英日同盟的簽定,當然不是這兩個國家一時的心血來潮,或是靈光一閃,而是兩國都經過了深思熟慮,並訃真評估利益得失的結果。

而首先考慮英日同盟的是英國。早在1901年初,英國一方麵深陷南非布爾戰爭的泥譚,另一方麵中國的局勢因穿越者的到來發生了反轉,因此英國感覺到迫切的需要在遠東扶植一個代理人,不僅遏製俄國在遠東的擴張,同時也阻擋海外華人的崛起。而這個代理人就是日本。

其實英國對日本的扶植早在甲午戰爭時期就開始了,甲午戰爭中的日本海軍的主力軍艦吉野號就是從英國購買,而且在甲午開戰之前,日本又向英國定購了兩艘12000噸級的戰列艦,來對付北洋水師的定遠、鎮遠兩艦,雖然這兩艘戰列艦並沒有參加甲午戰爭,但卻成為後來“六六艦隊” 的開局兩艦。

不過這隻是一般性質的扶植,離真正的同盟還差得很遠,但到了1901年5月的時候,中國的局勢己不可逆轉,而英國也對與日本結成同盟,也包括穿越者進行了一次全麵的評估。

對日本的評估是:在遠東地區,日俄間發生衝突的機率極大,而如果沒有英國的全力支持,日本是不可能戰勝俄、法兩國的聯手,而德國也很有可能再插手其中,這樣三國幹涉還遼的局麵將再現,而英國將在遠東麵臨德、俄、法三國的壓力,必然會遭到排擠,從而損失巨大的利益;如果英國和日本聯手與俄法兩國作戰,就算獲勝也必將與俄法兩國成為世仇,陷入比布爾戰爭更大的消耗中,從而喪失世界霸主的地位;因此英國最佳的方案是與日本結成某種形式的同盟,從而阻止法國介入戰爭,這樣這樣戰爭將僅發生於俄日兩國之間,然後再釆取一切非戰爭的手段支持日本戰勝俄國。

由於俄國是一個擁有無限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口眾多的陸海軍大國,既使失敗也會重新組織起來,於日後再進行實力較量。這將使日俄兩國不能得到和解,這種局麵是對英國有利的,一方麵會將俄國的力量牽製在遠東,而減少英國在歐洲、中東地區的壓力;另一方麵日本不得不繼續依附於英國,並幫助英國維持遠東的秩序。

當然這樣的結果可能會是俄國尋求徳國的支持,但英國則可以借機拉隴法國,而且由於俄國在巴爾幹地區和奧匈帝國、意大利有結構性的矛盾,因此德國與俄國也很難形成比較密的結盟關係。

評估的結論是對日本應全力扶植,並盡快結成與日本的同盟,把日本捆綁上英國的戰車,作為英國在遠東地區的代理人。

而對穿越者的評估是:盡管海外華人的出現改變了中國戰爭的進程,但他們現階段追求的目標隻是在中國獲得一塊立足發展的地區,而暫時並無意改變中國的大格局,同時也願意接受現行的國際秩序,對英國在中國的利益也不會有大的影響;盡管英國失去了威海衛,但這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損失,因為海外華人與俄國有天然的敵對關係,這完全可以彌補失去威海衛的損失,因此海外華人是對抗俄國在遠東擴張的一股可以借助的力量,由其不能將海外華人推到俄國的一邊。

但從長遠來看,海外華人將是一個潛在的強大對手,因為從種種跡像來看,海外華人是決不滿足於隻占有山東一地,他們的最終目標是取得整個中國的政權,一但他們在山東立足穩定以後,就必然會實現這個目標而行動。而一但海外華人獲得了整個中國的政權之後,由於全部的國土都在遠東地區,那麼這將有可能是一個比俄國更強大的對手,他們決不會允許英國繼續在中國占據重大的經濟商業利益的,因此對英國來說這絕不是一件好事。

對海外華人的評估結論是:現階段和海外華人保持友好,在對抗俄國中可以與其合作,但也要加強對海外華人的防範,如果英國支持日本戰勝俄國,那麼下一步的遏製目標就是海外華人。由於海外華人的崛起,對日本也同樣是巨大的危脅,同時受海外華人威脅的還有清國政府,這些都是英國可以依靠利用的有利條件。

於是本著這兩份評估報告的精神,英國政府立刻啟動與日本的結盟。經過了幾次試探之後,英國首相索爾茨伯裏候爵於19017月15日,正式向日本駐英國公使提出英國政府願意與日本建立同盟關係。7月31日,英國外交大臣蘭斯頓又對林董表示:目前正是就締結長期同盟進行談判的最適宜的時機。

不過與英國的估計相反,日本對英國的結盟建議並沒有立刻心懷感激的接受,而是在國內展開一場規模空前的大爭論。主張對俄強硬的山縣有朋、桂太郎自然讚成立即和英國結成同盟,以對抗俄國,甚致不惜和俄國開戰;而伊藤博文、井上馨等元老卻認為俄國的實力不是清國可比,即使有英國的支持,也是勝負難料,主張以承認俄國在中國東北的勢力範圍,而換取俄國承認日本在朝鮮半島的勢力,這也就是著名的“滿韓交換論”。 這樣可以打英國或是海外華人推到對抗俄國的第一線,自巳則躲在後麵恃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