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兩聲,兩名俄國騎兵和猛士裝甲車正麵相撞,一匹戰馬被撞得發出一連串長嘶,向後連退了好幾步,然後坐跌在地上,又絆倒了兩匹戰馬,而馬背上的俄國騎兵更是被撞得向後倒飛,撞上向後麵的一名騎兵,將他撞下馬去;另一匹戰馬則是被撞得向前一頭栽到猛士裝甲車的車前蓋上,然後從側麵滑落下來,而俄國騎兵更是一頭撞到車前窗的鋼板上,從車前蓋滾落下來。
而猛士裝甲車隻是被撞得稍緩一緩,然後仍就繼續向前行駛,並從俄國騎兵的身上輾壓而過。可以說這一次撞擊,是以猛士裝甲車的完勝而告終。俄國騎兵連人帶馬也就6、700公斤,而一輛猛士裝甲車加上車載人員、武器的全重達到6噸以上,雙方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別,因此撞擊的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當然,猛烈的撞擊加上從一名俄兵的身上輾軋而過,也讓車內的人感覺到了巨烈的震動,好在是駕駛員彭顏武穩穩的把握住了方向盤,並且極時的刹車減速,因此並沒有讓猛士車失控製。
而就在這時,隻聽猛士車的兩側都傳來了一連串的金屬撞擊聲音,原來的靠近猛士車的俄國騎兵揮動馬刀,向猛士車上一陣亂砍亂削,不過和子彈一樣,不僅沒能給猛士車造成任何傷害,還有不少俄兵被反震力震得手指酸麻,有的馬刀甚致都被崩斷或脫手。當然也有幾名騎兵仍然撞到猛士車上,
肖應鵬確定另兩輛猛士車的情況,雖然也和俄國騎兵發生了撞擊,但也無一例外的將俄國騎兵撞得人仰馬翻,猛士車卻安然無恙,並且也都穩住了車身,因此這才放下心。其實肖應鵬也清楚猛士車和騎兵的巨大差距,主要足擔心在撞擊之後造成車身失控,其實猛士車的車體較寬,重心較低,而且這時的車速也不快,加上駕駛員也都有豐富的經驗,都能夠穩穩的控製住了車體。
肖應鵬要求其他兩輛猛士車和自己保持好隊型,然後操縱車頂機槍,旋轉角度,繼續向俄國騎兵射擊。而黃濤也放棄了車前的機槍,改用95步槍從側窗的射擊孔向外射擊。而這時俄國騎兵到是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敢精神,全都策馬追著猛士車揮刀猛砍,盡管這樣做基本毫無意義,因此無論是車頂的機槍還是從側窗射擊的95步槍,都幾乎是槍無虛發,每次射擊必會命中,不斷的有俄兵從戰馬上摔落下來,或是戰馬倒地。
三輛猛士車就像3頭怪獸一樣,盡管遭到俄國騎軍的圍攻,但卻是巍然不動,所到之處,俄國騎兵無不人仰馬翻,非死即傷。雙方僅僅隻激戰了10餘分鍾,俄國騎兵就損失過半,開戰前的150餘騎隻剩下60餘騎。這一方麵是這3輛猛士車的戰鬥力確實強大,另一方麵也和俄國騎兵的勇敢有關,正是俄國騎兵不計生死的前撲後續進攻,雖然是勇氣可嘉,但卻也是有勇無謀,給人民軍送了不少的人頭。
這時剩餘的俄國騎兵也終於支持不住了,開始向後退去,而3輛猛士車也沒有苦追,隻是遠遠的用機槍射擊了一陣,又擊斃了10餘名俄國騎兵。
原來肖應鵬接到了裝甲部隊指揮官歐陽文的命令,要求他們這個小隊趕去彙合,向俄國的騎軍部隊發動全麵進攻。剛才的戰鬥,隻不可過是試探性的,主要是看看猛士車對騎軍的優勢到底有多大,而在另一側的戰鬥情況也都差不多,3輛猛士車對一個連的俄國騎軍幾乎是有壓倒性的優勢。因此可以確定,猛士車對騎軍的優勢是相當大的,於是歐陽文也決定將全部9輛猛士車都集中起來,以及人民軍的騎兵團一起向俄軍發動全麵進攻。
派出兩個連的兵力去迎戰左右兩側殺出的猛士車之後,鮑姆葛爾丹也策馬登上一個小土坡,觀看兩邊的戰鬥,而戰鬥的結果也讓鮑姆葛爾丹大吃一驚,人民軍使用的到底是什麼武器,競然這麼厲害,自己派出的騎兵幾乎毫無勝算,而現在對方左右的3輛戰車都在向中間靠隴,而且在中間又出現了3輛戰車,使戰車的數量增加到了9輛,而且對方的騎軍也在戰車的後麵集合,這顯然是要和俄軍進行一場全麵的戰爭。
現在俄軍到底應不應戰呢?鮑姆葛爾丹心裏也猶豫了起來,打吧,老實說鮑姆葛爾丹確實沒有多少底數,畢竟剛才左右兩側的戰鬥情況來看,人民軍的這幾輛怪車的優勢相當大,雖然俄軍投入的兵力也並不多,但這並不是一個兵力多少的問題,這個時代的戰爭,有時候並不是靠推人就能獲勝的;不過如果就這樣撤退,鮑姆葛爾丹又有些不甘心,畢競這次出戰是自己強力要求的結果,就這樣灰頭灰腦的撤回去,不僅是麵孑上過不去,而且在莫洛佐夫麵前也抬不起頭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