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政府的收關行動結束之後,在俄國國內引起了極大的反應。其實這次的戰爭,俄軍的損失並不大,本來俄軍也沒有多少,但要的是丟失的領土超過了30萬平方公裏,而且大部份都是在【中俄愛暉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之後,屬於俄國的領土。
在此之前,俄軍雖然敗得很慘,但基本都是在中國境內作戰,除了丟失海參崴及周邊的地方之外,其他丟失的都是中國的土地,俄國自身的領土並未損失多少。俄國是一個對領土極為貪婪的國家,死多少士兵無所謂,反正俄國的灰色牲口多得是,但領土是決不能丟的,俄國國內素有安德烈旗升起之後,就決不能落下的說法。
但這次人民軍的收關行動,不僅全部推過了黑龍江,而且還連續攻占了伯力、阿穆爾城兩個遠東地區的重要駐點,這一來俄國不僅失去了烏蘇裏江流域的地區,就連阿穆爾河流域恐怕也是難保了。
一下子丟失了這麼多土地,沙皇尼古拉二世也沉不住氣了,立刻下令命林涅維奇出兵收複伯力和阿穆爾城。但林涅維奇接到沙皇的命令之後,並沒有依令出兵,而是回複沙皇,表示現在赤塔的兵力不足,沒有收複伯力、阿穆爾城的能力,除非是國內再給遠東地區增派20萬軍隊來才行。
接到了林涅維奇的電報,沙皇自然是相當的惱火,但也拿林涅維奇沒有辦法,因為沒有人願意去接手這個爛攤子,因此現在還不能撤掉林涅維奇。
而就在這時,維特向沙皇提議,和華東政府談判,同時維特還像沙皇發出警告,如果再不和華東政府談判,俄國將很可能失去所有的遠東領土。其實在華東政府和英法荷三國談判結束之後,維特就提出了談判的建議,認為俄國應和日本一道與華東政府談判,這樣互相之間可以扶持,減少損失。
尼古拉二世到是有些意動,但華東政府堅持以接受割地賠款為談判的前提條件,讓尼古拉二世難以接受,而就在這時,有人向沙皇建議,不如就讓日本單獨去和華東政府談判,俄國不要參與,這樣華東政府必然會向日本提出巨額的賠款,這樣讓華東政府從日本身上撈足撈夠,俄國再和華東政府談判時,華東政府或許會減少向俄國的索賠。
還有人則認為,如果俄國與日本一起同華東政府談判,很有可能會被日本連累賠款割地,因為華東政府必須從日本獲得賠款才能彌補戰爭的損失,因此隻能向俄國、日本都提出賠款的要求,而如果俄國單獨和華東政府談判,華東政府是不敢向俄國提出賠款割地的要求,原因是斯拉夫民族是最優秀、最高等的民族。普茨茅斯談判,如果沒有日本參與,俄國和華東政府早就談成了。
尼古拉二世聽了以後,也深以為然,因此俄國在華東政府與日本談判期間,毫無做為,在一邊當起吃瓜群眾。其實尼古拉二世雖然不算是聰明人,但也決不是弱智,這樣白癡一樣的建議,在正常情況下,或是對一個歐洲國家,尼古拉二世都不會分辯不出來的。但對於黃種人,尼古拉二世骨子有一股種族優越感,堂堂的斯拉夫戰鬥民族,又豈能和黃皮猴子相提並論,想讓斯拉夫民族向黃皮猴子賠款、割地,是絕對不可能的。
而維特聽了,也隻能頓足長歎,在若幹年後,維特在其回憶錄中強烈的批評尼古拉二世在這一時期的表現,俄國之所以在遠東戰爭中損失慘重,以至元氣大傷,導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慘敗,和尼古拉二世的盲目自大,連續錯過讓俄國止損的機會不無關係,如果尼古拉二世能夠早一點采納自己的建議,至少可以減少一半的損失。
但等華東政府擺平了日本之後,回過頭來對付俄國,下手可是毫不留情的,當頭一棒就打得俄國昏頭轉向,因此這時維特的與華東政府談判的建議,也終於引起了沙皇的重視,但俄國政府仍然還有一批人,雖然提不出什麼有益的建我,但卻高叫著“絕不妥協,戰鬥到底”,並高調指責主張與華東政府談判者為賣國。盡管維特相當的惱火,但也不能否認,這批人在俄國政壇,乃至對沙皇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不過就在這時,法國政府發聲,希望俄國能夠盡快和華東政府舉行談判,結束戰爭。
在與華東政府的談判結束以後,法國和英國一樣,內閣倒台,更換了總統與總理,而新一屆的法國政府成立之後,修正了上屆政府的策略,在遠東地區采取收縮戰略,不於華東政府直接為敵,將主要的精力都放到歐洲來,並著力於打造英法俄的三國同盟,對德國形成戰略包圍的優勢。在這種局麵下,法國當然不會允許俄國將大量資源都投入到遠東地區,畢竟俄國是對德國形成戰略包圍的重要一環,而華東政府的收並行動也同樣驚動了法國,如果再不加以幹涉,也許華東政府和俄國又會大打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