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院裏也展開了少有出現的激烈爭論,兩派各執一辭,互不相讓,唇槍舌劍,在一開始的時候還能夠心平氣和,就事論事,但隨著爭論越來越激烈,火氣也在上漲,於是也出現了互相攻擊,扣帽子,道徳批判等等。
現在元老議院己運行了5年的時間,議員也換了2批,早己經過了當初剛成立時的新鮮感和拘謹,舊時空裏的議會弊端也開始顯現出來,人身攻擊,道徳批判,為反對而反對,還有歪樓等等,好在是秦錚一直都把控議院的運作,將弊端控製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更是沒有出現過舊時空常見的全武行、亂鬥之類的場麵。這也是在這段時間裏,需要秦錚在元老議院坐鎮的主要原因。
而對房地產業的討論,秦錚也把控得十分嚴格,一但出現人身攻擊,就會立刻製止,並對發言人進行警告,而出現歪樓、跑題,也立刻拉回來。當然這次討論的議題是應不應該開放房地產業,而不是房地產業的法規、章程,這應是在確認開放房地產業之後,另外安排時討論的議題了。
其實這個議題的設計,本身就是偏向於讚同開放房地產業的,這是因為行政院的成員基本都是對開放房地產業持讚同態度,一來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率,任何人都阻擋不了,華東政府自然也不可能逆社會發展趨勢而動;二來盡管在舊時空裏,房地產業的發展造成了大量的社會弊端,但這些社會弊端的產生,都是有特定的曆史因素,如發展不平衡、缺乏經驗、盲目相信市場調節而忽視了宏觀調控等,而現在的華東政府,完全可以通過法規和製度設計,將這些弊端降低到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元老議員們對這個議題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幾乎每個人都有發言,因此整整一天,討論都沒有結束,秦錚也不得不宣布延續一天討論,這在元老議院裏,是極少有的情況,而一直到第三天,討論才算結束,開始進行投票,結果以65票讚同,47票反對,8票棄權的微弱優勢,最終還是通過了開放房地產業的決議。當然,正式開放房地產業,還需要在製定出房地產業的法律、法規之後,才能實施。
當然,開放房地產業的議題通過之後,接下來是關於教育的計劃,雖然在行政院的下屬機構中,將教育部門劃歸了文教衛委員會,並非是一個獨立機構,但華東政府對教育向來都是極為重視的,而且在第一個五年周期中,也取得了極大的成就,在山東省內基本實現了小學教育的全覆蓋,每個鄉或者是相鄰近的2、3個鄉必有一所小字;而毎個縣至少開設了一所中學,大學也開辦了4所,初步形成了小中大的三級教育體係。
而且華東政府為教育也確實投入了相當大的成本,小學的學費、書本費、校服費全免,並且提供免費午費;中學也隻收取書本費,學費、校服費都免除掉,即使是在遠東戰爭期間,教育的費用也沒有扣減。
但現在教育方麵存在的問題仍然很大也很多,首先是師資力量不足,大部份鄉村小學都隻有2-3名教師,教援的也隻是最基本的識字、讀寫、四則運算等內容,其他課目基本沒有;隻有到了中學裏,才分出了若幹科目;其次是教學水平太差,和舊時空相比,現在的小學隻能相當於幼兒園或學前班;中學並沒有初、高,水平隻能相當於舊時空的小學;而大學頂多也隻能達到高中水平,而且還隻是舊時空裏普通的公辦學校水平,如果是重點學校、或是改製學校,都還相差甚遠。另外這僅僅隻是山東、天津、上海的教育情況,不包括河南和東北。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高質量的教育不是能夠在短短5年時間內完成的,需要有足夠的時間來積累、沉澱、發展,華東政府能夠做到這一步,己經是相當出色的成績了,畢競隻要是完成了小學教育的人,正常的讀寫,以及一般的計算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可以算是成功脫盲,這就是一個很大的成就。
而教育麵臨的另一個問題和水平無關,但從某種意義上說,更為嚴重,就是入學率。華東政府將小學教育基本普及山東省,但小學的入學率隻達到6成左右,而農村的入學率連5成都沒有,相比男孩的入學率要高一些,達到了8成以上,而女孩則不到5成;而農民的這個數字是,男孩達到6成,女孩僅2成多一點。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還是觀念,城市要好一些,絕大多數居民都有讓孩子認幾個字總是好的觀念,也不乏有人希望小孩通過念書最終出人頭地,包括一部份較為開明的人,認為女孩子也應該念幾本書,不做睜眼瞎子,何況華東政府開辦的小學基本是全免費,還有免費的午費,以及春秋兩季校服,大多數人還是喜歡貪點小便宜,這也很有吸引力,因此城市裏的適齡兒童的入學率還算是差強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