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一園春色滿,三清欲分家(下)(驚見月票,感動啊)(1 / 2)

截教最傑出的弟子有,多寶道人、金光聖母、龜靈聖母、火靈聖母、無當聖母五大弟子。五大弟子中,多寶道人已經是準聖初期的高手,其餘四人也都已達到大羅金仙巔峰,實力之強非闡教十二金仙所能及。

又有長耳定光仙、烏雲仙、金光仙,、靈牙仙等數十位金仙境界的弟子撐門麵,一時聲勢無兩,截教之名如日中天。

證道之法何止千萬,但各條道路殊途同歸,走到最後成道之門也不外乎三種。一曰以力證道,以力證道者乃是以絕對的力量強行突破天道的束縛,成為天道之下的逆天聖人。二為斬屍證道,將七情六欲聚攏融合,結成三屍。斬去三屍便可成就混元聖人。三為功德成聖,行大善舉以獲得天道的認同,通過天道獎勵的功德證得那混元道果。

以力證道者亙古未有,便是盤古大神那般大法力者,也未能憑借武力戰勝天道。後世之人再無盤古大神那般大機緣,也沒有那麼好的修煉環境,要衝破天道的束縛、證得大道,幾乎已是不可能之事。

鴻鈞乃是斬屍證道的最成功的範例。他未曾借用外接之力,憑大智慧大機緣斬去了三屍,故而才能心如天道,超脫世俗,再無爭鬥之心。

功德成聖者隻有女媧一人,然而憑借功德之力成聖者卻遠非女媧一人。

鴻鈞門下六大弟子成聖幾乎都與功德息息相關。女媧乃是功德聖人,自是不必說。三清和準提、接引兩兄弟成聖也都是借用了天道之力的,因此他們雖然走的是斬屍成聖的道路,卻非純粹的斬屍聖人。

女媧靠功德成聖,自然完全保留了準聖時期的七情六欲;老子等人斬屍不徹底,也都保留了一些人的特征,因此,他們被稱之為聖人。鴻鈞也稱聖人,但他與老子等人不同,他乃是天道聖人,而非仍然保留著人性特征的混元聖人。

有七情六欲的地方就有紛爭,老子等人既然保留了一部分準聖時期的性情特征,爭鬥自然是在所難免了。

元始見通天的截教勢大,心中不免有些嫉妒起來。他經常指責通天門下盡是些鱗甲異類,與道家風範不相符合。通天本就是一個火爆脾氣,對元始的百般刁難自是不可稍作讓步。兩人的關係越來越僵。

元始和通天之間關係的惡化,直接導致截教和闡教的關係越來越緊張。兩派弟子由原來的互助互愛變得互相仇視,交易的爭論逐步演變成譏諷謾罵,甚至私下比武爭鬥者也有不少,通天的大弟子多寶道人便和闡教廣成子私下裏較量過一場。

多寶乃是開天辟地初期天地間第一塊玉石所化,嚴格算起來也算是異類修士了。多寶為人低調,從來不管截教和闡教的紛爭,隻一心埋頭苦修,希望有朝一日能突破準聖之境,證得那混元道果。

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通天雖然很明確的告訴過他他的想法完全是鏡花水月,近乎幻想一類的,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多寶卻是個認死理的人。他一旦決定一件事之後,便會一往無前的去做,哪怕付出再慘重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生死何足懼,無懼見本心”,當多寶用這兩句話來回答通天之後,通天便不再過問他修煉方麵的事情了,他知道自己這個天賦最高的弟子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道。

多寶堅定不移地按照自己對天道的領悟,結合通天往日的講解拚命苦修著,他深信自己一定會找到屬於自己的道,進而證得那混元聖人之位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即便是身死魂滅、永不超生,他毫無畏懼。

低調者大都心胸寬廣,麵對那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之時,他們善於忍讓。然而,忍讓者卻往往給人以無能的印象。多寶的低調,使他在截、闡兩教中沒有任何威望,不僅闡教十二金仙認為他是一個無能之輩,截教中的同門對他也多有不服。大多數同門都認為他是占著茅坑不拉屎,沒有本事卻霸占著大師兄的位置。

三清門下輩分排得極為嚴格,大師兄乃是師尊之下第一人,他們通常是師傅的代言人,在某些時候甚至能左右師傅的決定,因此,在三清門下,大師兄通常被看作是未來的教主。

截教之中高手眾多,大神通者多如牛毛,而那大師兄之位卻隻有一個,這個位置的競爭自然是激烈異常。數百年來,經過無數次明爭暗鬥,通天門下分為了三派。

一派以無當聖母為首的中間派,這一派之人保持中立,對派中的爭鬥持觀望態度。一派以金光聖母為首,這一派人強烈認為多寶不配當大師兄,力爭那大師兄之位。

Tip:收藏+分享重生玉帝,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