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雨水鋪天蓋地的灑落,雨聲雷聲連成一片轟鳴,天像裂開了無數道口子,暴雨彙成瀑布,朝大地傾瀉下來。
就像是聖經裏的末日,上帝要用大水衝淨世間的罪惡一般。
博物館的玻璃被雷聲震得“簌簌”作響,不安的顫動著,雨水順著玻璃蜿蜒流下,一道閃電劃過,照亮昏暗的博物館。
那台三角鋼琴中,優雅的旋律沒有絲毫的停頓,那人指尖跳躍,一首彈完換了一首曲子。
琴聲的旋律有些熟悉,正是“水邊的阿狄麗娜”,又稱《給愛德琳的詩》,是由保羅·塞內維爾作曲、理查德·克萊德曼演奏的一首鋼琴曲。
阿狄麗娜來自於希臘神話的故事。
希臘神話裏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一個孤獨的塞浦路斯國王,名叫皮格馬利翁。他愛上了自己雕刻的少女每天都癡迷於自己的雕像,並開始向眾神祈禱,期盼著愛情的奇跡。
愛上一座雕像,是常人無法想象的,用當代的觀點同樣也可以理解為是藝術家癡迷於自己的作品,從精神的層次賦予了雕像靈魂。
和悲情的愛情故事不同,他的真誠和執著感動了愛神阿佛洛狄忒,賜給了雕塑正真意義上的生命,給與了她血肉,身軀。
從此,和眾多美好的童話故事一樣善良的國王就和美麗的少女生活在一起,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顧寶寶聽著悠揚的琴聲,有些陶醉,仿佛看見一女子赤著雙足,長裙曳地,在驚濤駭浪中淡然優雅,慢慢地邁步走向自己的國王。
顧寶寶往前邁了一步,想要知道是誰在彈琴,邁出的左腳,卻仿佛踏足凝滯的空氣中,無形的阻力讓她寸步難行,心中很是焦急,可琴聲卻依舊不疾不徐,那人沒有受到環境絲毫的影響。
又是一閃電劃過黑壓壓的天幕都快被撕破,緊接著是轟鳴的雷聲。
借著閃電刹那的光,可以看清。
顧寶寶此時烏黑的秀發上,沾滿了雨水,就那麼淩亂的垂下來,有的散落在後背,有的搭在肩上,留下濕漉漉的痕跡,薄薄的雨衣當然遮擋不住狂風暴雨,闊腿褲被雨水打濕,勾勒出修長的痕跡。
此時的顧寶寶很狼狽,也很局促,就像是被全世界遺棄的壞小孩,眼眶通紅委屈得想哭。
就在這個時候琴聲戛然而止,顧寶寶睜大眼睛想要看清那個人的麵容,卻好似有一層薄霧擋著,始終看不通透,死命的揮舞著雙手,卻無濟於事。
就在顧寶寶想要放棄時,那人卻轉過身來。
兩人就這麼楞楞的待在原地,
那人的起身,修長的雙手背在身後,目光直視自己的方向,下一秒閃電劃破黑幕,玻璃外暴雨掩蓋了一切聲音,黑壓壓的烏雲,就像張牙舞爪的巨獸,整個世界都對自己報以惡意,唯獨那個人的目光那麼溫暖,就像午後溫暖和煦的陽光,讓人渾身暖洋洋的。
“顧寶寶!”
“顧寶寶!”
“醒醒。”
“顧寶寶,醒了?”李宛如按住顧寶寶的額頭語氣中帶著揶揄,看著顧寶寶醒來依舊是一副呆萌的樣子,忍不住捂嘴偷笑。
想象中的場景一變,回到了寥寥無幾的教室,三人都是滿臉詫異看著自己,從徐長生的眼目中可以清晰看出帶著對精神病人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