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鄰家的小仙女(1 / 2)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四月的雨,悄然入夜。

“風如拔山怒,雨如決河傾。”是六月的雨,風聲雨聲雷聲,聲聲入耳,雨水是決堤的河水,洶湧澎湃。

昨晚徐長生睡下後被轟鳴的雷聲吵醒,天空像是被一層厚厚的幕布遮蓋,六月的雨很像是凶狠的強盜,夜半時分闖入院中,電閃雷鳴,風雨交加,拍打著窗戶瑟瑟作響,蠻不講理,肆無忌憚,走的時候還留下一片狼藉。

江北市處在南方,每逢夏季,雨水瓢潑而已落,早就習慣成了自然,雖然比不得東京,可這座城市的排水係統也是十分完善,下再大的雨,也沒有太大關係,反而消減了幾分夏季的躁熱。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徐長生腦海中想起這首詩詞,換做幾百年前,一場狂風暴雨過後,不知道會吹破多少茅草屋,損毀多少莊稼作物,如若洪水決堤又不知道多少流離失所,那時的人,在天災麵前實在渺小的可憐。串成線的雨水從破洞落下,漫漫長夜不知道何時能夠熬到天亮?

那時的條件能有如今十分之一,相必也沒有那麼多憂國憂民的詩人了吧。

生在當下,也是一種幸運。

起床,推開門;

雨後的空氣越發的清新,就是可惜小院裏的被雨水打落一地的桃花,院子裏種的蔬菜也被衝的東倒西歪,因為是青石地板所以倒也沒有滿地泥濘,花瓣落在石板上清掃起來倒是方便了很多。

徐長生拿著掃帚正在打掃,屋內贏胖子的呼嚕聲大作,昨晚的狂風暴雨對他似乎沒有絲毫的影響。

下雨天,睡覺更香這句話果然沒錯。

整理完小院,肚子“咕咕”的叫了起來,徐長生打算做小籠包,小籠包最早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著名的河南王樓“山洞梅花包子”,傳說又由“灌漿饅頭”之名演變而來,徐長生卻是近代才學會小籠包的做法。

從廚房的櫃子裏拿出一袋白花花的麵粉,倒在盆裏,小麥的香氣撲鼻而來,還帶著麥粉淡淡的甜味。

揉麵是一個細致活,直接關係到食物的口感,麵粉倒在洗淨的麵盆裏,放入酵母粉,慢慢加入溫水,慢慢的揉推著,最後揉成一個大麵團。

放到一旁發酵,

趁著發酵的時間,挽了挽袖口,開始處理昨晚回家時買的五花肉,肥瘦均勻,厚薄適中,豬皮已經剃除過了,徐長生提前和賣肉的劉叔打過招呼,肉是剛殺的豬很是新鮮,比起超市冷凍過口感要好上很多。

“噠噠噠”很有節奏的剁肉聲響起,砧板上的五花肉被剁成肉丁,隨後熟練的加入生抽,老抽,攪拌均勻,放入蔥薑末,食鹽,胡椒粉,攪拌入味。

發醒好後,修長白皙的雙手,放到雪白的麵團中很是賞心悅目,把發麵團分別一個個等量大小的小麵團,過程中徐長生加入了一點小蘇打,可以中和麵粉發酵後微微的酸味,然後拿出擀麵杖。

徐長生的動作不急不緩,用擀麵杖擀平小麵團,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個道理徐長生還是明白的,做起來格外的細致用心。

把調製好的肉餡放到皮中,捏著白邊一點點往前麵挪抓,動作很是熟練幾秒鍾的功夫一個十二道褶皺的小籠包就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