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修煉之惑(2 / 2)

秦若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這一段時間以來,確實是東跑西竄的,比起當初在清心觀潛修,可是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連忙道:“是,師叔祖。”

“修煉九歌,可有疑惑之處?雖然各人各不同,但也未必沒有可以借鑒的地方。說來看看,也許能有所助益。”虛明長老接著說道。

秦若大喜,這種機會可是不多的——這都是精英的老一輩人物,能夠得到他們的經驗,那是求之不得啊。畢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總比自己站在平地上看得遠。

當即秦若立刻把自己修煉所得一一說出,接著說道:“上古三歌相輔相成,中庸平和,隋唐之歌卻是淩厲異常,霸道絕倫,我一直困在五重天,卻也是因為和這個有關。這中央平和,與霸道淩厲,到底該如何?”

虛明長老淡淡一笑:“其實這個問題最簡單,卻也困住了最多的人。無論中庸平和,亦或是霸道淩厲,隻不過是同一個目的:打倒敵人罷了。你既然選擇了隋唐篇,自然就是走上了這條以殺證道的路途。和現任觀主倒是走的同一條路。”

“以殺證道?”秦若不解。

虛明倒是疑惑的看著秦若:“怎麼你未曾去藏書館看一些前人心得嗎?”

秦若頓時老臉一紅:“沒有。”

虛明嗬嗬一笑:“那倒也是未必就是壞事,這九歌之道,前人心得,未必就是適合你的。你自己領悟的,也未必就是差的。你不看倒也好,那就不看,以後也不要看,自己去領悟就是了。不過這九歌基礎,我還是講給你。這一點倒是無妨的。”

“隋唐篇之所以命名為隋唐篇,其實這修煉之道和隋唐哪有半點關係?隻是隋唐殺伐重,倒是切合罷了。若是宋之歌,倒是中正平和,和上古三歌最是切合。但是卻也奇怪,修煉上古三歌與宋篇,能有大成就者反而極少。倒是這隋唐篇成就高者不少。而秦漢篇高手最多。秦漢篇雖然也主殺,但是卻浩然大氣。隋唐篇相比之,卻多了一份心胸。隻是這心胸方麵,若無大心胸者,何以修煉大世界?”

虛明娓娓道來,雖然有的地方,秦若也是似懂非懂,但是至少他明白了一點:上古三歌,確實是基礎,隻是基礎上如何發展,就看個人喜好。

據說曆史上也有人同修九歌,成就極高,甚至傳說有人能夠碎丹化仙,但是那樣的人需要什麼樣的天賦……秦若自認算是沒有那樣變態的天賦的。

他還是老老實實的修煉上古三歌和隋唐篇為主才是正道。

碎丹化仙,實在是太遙遠了,遙遠的秦若根本不去想:且看太清長老,百年前就是公認的修煉界最強的十人之一。如今,那十人有幾個逝去,有幾個閉關未出,隻有太清長老,何牧原等寥寥四五人,但是百年來依然沒聽過有誰哪怕是摸到了門檻……

秦若正經修煉才幾年,他年齡才多大?

以後再說吧……

“海水可中正平和?平日裏風平浪靜,自然是中正平和。若是風暴來臨,又哪來的中正平和?上古三歌也是如此,修煉卻是中正平和,但是未嚐不能如疾風暴雨!”虛明長老慢慢的說道。

秦若聽到此刻,心裏突然猛地一動,他這一段修煉九歌,一旦上古三歌修煉的時候出現了異動,他都會立刻停止,現在聽了虛明長老的話,似乎卻未必就是正確的。

他當即把自己遇到的幾次體內修煉上古三歌的時候的異動仔細的說給虛名長老聽,長老聽過,淡淡一笑:“若是波濤洶湧時,那便順勢而為。體內丹田再大,也終究是你的丹田。隻要順勢倡導,未必不能形成自己修煉之途。”

秦若知道,虛明長老顯然認為這種異動並不一定就是壞事。

“不過,若是由此打算,卻也要小心。”說著,虛明長老略微一想,從懷裏拿出幾個瓷瓶,看了看,取出兩個交給秦若。“帶在身邊,若是有不妥的時候,立刻服用。這丹藥紅色,可以助你提升體內力量流速,若是有關卡限製,衝擊關卡之時,卻不妨試試。不過也不可強求。綠色丹藥,則是一種消融真氣的丹藥,力量比較霸道。你若是體內力量過於洶湧,無法控製之時,服下。不消一刻鍾,體內力量就會消融殆盡。”

秦若嚇了一跳:這特麼是毒藥啊……

如果您覺得《秦若戴可妮》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47/478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