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七章奴隸(2 / 2)

在華夏人的概念中,入土為安是最基本的。可是這些人,為什麼沒有把這裏的人埋葬?而是……

蒙願搖搖頭:“不清楚,我隻知道,後來扒開了通道,過來之後,很快又有人死去。剩下的人十分的恐懼,認為我們觸犯了天神,招來了神罰。就連忙堵死了通道,就此在地河邊上繁衍生息。隻是,後來人口越來越少,畢竟去捕魚的人並不多,隻有幾十個人。人口最多的時候,據我所知,也不過是百餘人。”

“後來,有大膽的族人在數百年後,重新扒開了通道,過來看過之後,這裏的人確實是都死了。族人取走了這裏的一些工具和物品,繼續在那邊生活。至於這裏,沒有人敢來,因為這裏被詛咒的地方。後來,隨著人口越來越少,來這裏的次數就越來越少。不過對這裏,我們也越來越熟悉,但是這裏的東西,也越來越腐朽。我們後來也就不怎麼來了。畢竟這裏的東西,已經沒有我們需要的了。”

“一直到最後,隻剩下我和父親的時候,父親把他能知道的所有的事情都告訴了我,說,說不定有一天,天神們還會想起這裏的人,赦免對我們的懲罰。後來,父親也去世了,我就剩下一個人,我隻有一個人……我太孤寂了,就重新扒開通道,到這裏查看。”

“可是,這裏除了腐朽,什麼都沒有,這裏……”蒙願說著,指了指這個大門。

“這裏,我知道,就是通往外麵的一個出口,可是我沒辦法打開。除了這裏,還有一個出口,據說是天神們才能走的出口,在另一邊,不過被崩塌的岩石覆蓋了。我甚至不知道在哪裏,因為那邊崩塌的區域太大了,根本無法辨別出口的位置。”蒙願接著慢慢的說道。

秦若和何錫麟有點喪氣,看來,蒙願能夠保留的東西,也是不多啊……

何錫麟有點不死心:“那你沒有研究過陣法?”

“陣法?你是說,那些神奇的文字和線條組成的東西?我……不識字……我父親也是。他教給我的東西,都是上麵的人口口相傳下來的。沒有人識字,因為我們去捕魚的人,在這裏……隻是最低級的仆役,我們沒有識字的機會。”蒙願臉上很是苦澀。

秦若和何錫麟都是歎息。

秦代,甚至是漢代,仆役不是人,依然是一個傳統的社會看法。畢竟那是一個剛剛從奴隸社會轉變到封建社會的時代。別說是秦漢時期,就算是到了隋唐時期,奴隸依然沒有任何的人權,這一點上,史書上記載的極其的明確。

別說是識字,就算是吃飽飯都是永遠的奢望。

不管糧食是不是充足,奴隸,幾乎永遠沒有吃飽飯的時候。

“那你們有沒有保留一些相關的東西?比如書簡?”何錫麟小心的問道。

蒙願看著何錫麟,苦笑道:“我們都不識字,又怎麼會去保存那些東西?那些東西,在我的先人們的眼中,都是神聖的,沒有人敢去拿那些記載了文字的東西。因為那是屬於貴族們才有的權力。我們如果拿到了,就是褻瀆。”

秦若和何錫麟都是無語,暴殄天物啊……可是他們也清楚,這種東西,對不識字的人來說,遠沒有一把米一根柴來的貴重。

“那你們的修煉是如何進行的?”秦若忍不住問道。

蒙願這個時候卻有了一絲笑意:“我們的先人中,有一個叫石坑的人,他出生在一個石頭坑裏,所以叫石坑。據說他在捕魚的時候,有一個天神路過,覺的他很聰明,就教會了他天神的本領。但是要求他不能說是天神教會他的。隻能用來捕魚。”

“先人們是奴隸,自然不敢說出去。後來發生了變故,先人們無依無靠,石坑就給我們起了一個姓氏,叫蒙。他說,蒙,就是那個天神的姓氏。我們隻能偷偷的叫。不敢出去叫。可是都沒有人管我們了,我們後來就膽子打了,互相叫了起來。蒙石坑臨死的時候,大膽的把他學會的天神的本領,教會了族人。族裏的人,才開始慢慢的學會天神的本領。”

“然後曆代傳下來,我們就有了姓氏,也學會了天神的本領。但是,我們始終沒有辦法離開這裏。蒙石坑臨死之前,來過這裏,後來他告訴我們,我們已經被永遠的關在這裏了。因為,大門關閉了,他沒有辦法打開。”蒙願說著,看了一眼大門。

他的眼中,可以看到出去的願望,但是他卻也沒有多麼強烈的意思。

“兩位大人,不知道,你們……是平民,還是貴族?如果你們是貴族,我願意成為你們的奴隸。我隻希望,能夠出去看一看。”蒙願說著,居然低下了頭。

秦若和何錫麟真的震驚了……

如果您覺得《秦若戴可妮》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47/478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