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章絕嗣(2 / 2)

何錫麟抬頭看著秦若:“怎麼了?”

“你看這條穴道之間的聯係路線圖,前幾年,科研機構改進的那一點經脈運行,對咱們的修煉有極大促進的那一點,你還記得嗎?老祖宗的這黃帝問道訣上,早已標識出來了。可是,為什麼,我們修煉的,都是那條效率更低的呢?”秦若說道。

何錫麟想了很久之後,才說到:“你手上拿的這幅圖,我從來沒見過。你知道,碧霄宮的藏書不少,天下各宗門的功法,都知道一點,畢竟這沒什麼可隱瞞的。可是我從來沒見過這幅圖。這很有可能意味著,傳承的時候,這一部分,本來就是失傳的一部分。這一部分,隻是後人補充上去的。”

秦若點了點頭:“如果是這樣,那倒是可以正常了。後來人也不可小覷啊。畢竟這麼一副修煉路線圖,可不是那麼容易能畫出的。科研基地,集中數百科學家,一百多高手,曆經那麼多年,借助大型超級電子計算機,才能做出那麼一點改進,不,不能說時改進,隻能說是還原。按照他們的說法,這幾乎相當於數萬修煉者,上千年的計算才敢確定的。我們的祖宗們,丟失了這幅圖,卻憑借自己的力量,補充起來,真是牛逼。”

何錫麟哈哈大笑起來:“那是。不過,要是比起創立這黃帝問道訣的人來說,可就差的太遠了……”

說完,直接去抄錄去了。

秦若卻是感慨無比,數千年的老祖宗,到底是怎麼寫出這樣的寶貝來的呢?

……

何錫麟忙了好幾天,抄寫完了黃帝問道訣,和秦若一人一份之後,接著又把剩下的兩部功法抄寫出來。

這剩下的兩部功法,卻是一本是藥經,一本是一套刀法,或者叫劍法。

因為在上古時代,刀劍的形狀可能不同,但是功能幾乎是相同的,都是刺和劈。在華夏,刀,最開始的時候,也是直的,和劍一樣。一直到了漢代後,彎刀才開始逐漸出現。

而這套刀劍法,卻是大開大合,讓人有點無法適應是一套劍法,更應該是一套刀法。

何錫麟看過之後,搖了搖頭:“是劍法,也是刀法。不過,是重劍劍法,絕不是現在那種輕飄飄的劍的劍法。古代冶煉技術不高,要製造金屬武器,最開始的時候,恐怕就要加厚刀劍才能做到金屬武器的堅固和鋒利。那個時候的刀劍,一直到秦以前,都是很厚重的。除了一小部分的招式之後,倒是更適合刀法。”

秦若笑道:“嘿嘿,看來是挺適合我啊。”

何錫麟翻了翻眼睛:“要說適合,最合適的就是劉虎,這貨用重劍,豈不是量身打造?不過,這刀劍法,總歸是上古時代的刀劍法,除了真氣運用上更好一些比之現代的刀劍法,卻還是差了些。”

秦若對此很是讚同,畢竟千百年前的戰鬥方式和經曆了千百年錘煉的後輩的總結,肯定是後輩的好,這一點上,前人是無論如何也不及的。

“那藥經,估計也沒多少價值了,頂多是當作一個文物。”秦若歎了口氣說道。

何錫麟聳聳肩:“這是正常的。不過還是拿回去給花苑師姐看看吧,萬一有那麼點用也是好的。”

真正的收獲,最後還是黃帝問道訣。

隻是後來,據說黃帝和神仙問道之後,得到了神奇的力量,後來傳授給自己的周圍的人,采用的是歌唱的方式,一共有九歌,後來就叫做九歌。但是九歌經過不斷的演化,就變成了十三篇。其中到底經曆了多少變化,那就不為人知了。

但是如今和這最原始的黃帝問道訣對比,秦若發現,他學習的九歌,和黃帝問道訣,差的不少。

尤其是在第三篇就提到的金丹境界,居然說:金丹成型,碎之淬體,否則,絕嗣……

秦若嚇了一跳:“他喵的,不會老子真的絕嗣了吧?是因為這個?”

何錫麟讓秦若嚇了一跳,連忙走了過來,看到這一段,也嚇了一跳。他抄寫的時候,雖然讀了幾遍,但是卻沒特別仔細的去讀。此刻秦若被嚇到,他弄明白之後,也是嚇了一跳,臉色有點白:“好像,我們倆,還真的沒子嗣。不會真的吧?”

兩個人麵麵相覷,許久之後,秦若突然說道:“總不能所有金丹境的人都沒孩子吧?”

何錫麟沉默了,想了一會之後才說:“我的印象中,要麼是金丹境之前就有的,要麼,就是沒有的,我現在去想,才發現,還真的沒有人在金丹境的時候有孩子的……”

如果您覺得《秦若戴可妮》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47/478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