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要求要見到這裏的負責人,提出抗議。
可惜的是,沒有人會見他,他隻能被送出去。
對抗持續了三天。
開始的時候,隻是初級,後來,越來越多的敵人加入,但是己方的力量卻越來越少,而且,出現了逃兵之類的事情。幾乎所有的意外情況都被傳達過去,看他們如何處理。
很多人,隻堅持了不到半天就放棄了,因為實在是太難了。
接著,到了第一天結束的二十四小時臨界點,五百多人,有三百多已經完全放棄,五十多人猶豫是不是要放棄。
這還是因為他們知道這是演習才堅持下來的,否則,更多的人早就放棄了。
第二天開始不過是三個小時之後,隻剩下了不到四十個人。
第三天中午,隻剩下六個人。
到第三天結束的時候,隻剩下了三個人。
這三個人,讓秦若很吃驚的是,除了一個來自美國的少將,另外兩個都是華夏人,而且是兩個大校。
不得不說,華夏人的傳承中,對於這種推演確實是有著天生的長處,至少有七個人華夏人,包括三個將軍,兩個上校,兩個大校,表現的極其出色。尤其出色的是一個大校,來自某野戰軍的師長,更是出色。精確的調配力量,充分的發揮了手頭所有的力量,尤其是對火炮和戰機的利用幾乎達到了極限的水準。火炮更是能夠精確的指揮到幾乎每一個連隊,精準之高,讓人驚駭。雖然結果依然是失敗,但是他取得戰果卻是最多的!
按照他的指揮,至少造成了百萬惡魔的損傷,最後他帶著不足千人的殘存部隊,終於堅持到了撤退的時候,撤退到了彎河對岸。然後一口氣丟下所有的六十枚中子核彈,差點把對手打沒了。幾乎翻盤!
而最讓秦若看重的是,這個大校對於各**隊的調配,充分考慮了各**隊的特點,幾乎完全發揮了他們的長處,幾乎是榨幹了所有的戰鬥力。
盡管隻是演習,但是這也已經是極其難的了。
而其餘的兩個人,那個美國少將也表現極其出色,他開始就放棄了戰場,後退到一個選擇好的有利地形,展開無數的設置,尤其是戰鬥機的利用,簡直精確到無以複加。撤退的時候,依然保存了兩千餘人的戰力,但是他過早的動用了中子核彈。最後是被驅趕回了彎河西岸,如果不是叫停,他的人不出幾個小時,就會被徹底追殲。
最後一個是華夏某集團軍的一個高級參謀人員,他的表現同樣很出色,但是作為參謀人員,他卻有的有點猶豫不決,導致了他的部隊最後撤退的時候,隻剩下不足二十人,絕對的殘兵了,指揮部都完蛋了。而核彈也是早就用光了。不是叫停的話,立刻就會完蛋了。
而接下來的,就是第三天中午結束之後的另外三個人。他們也表現的不錯。包括一個華夏的少將,一個法國人的上校,一個華夏人的上校。
秦若仔細的看了這六個人的指揮,接著粗略的看了一遍其餘人的指揮,最後第一天結束就放棄的人肯定是淘汰的。就算是他們有沒發揮出來的力量,也不會接受他們。因為首先是從堅韌上就不足,被敵人打的慘敗,居然能有人選擇投降。
而讓秦若感覺很有意思的是,那個之前最早提出不幹的白人中將,居然堅持到了第三天,僅次於那六個人。而且是一個法國將軍。也是排名最靠前十個人中軍銜最高的人。
“有意思,你們看,前十個表現出色的人中,隻有兩個少將,一個中將,其餘的全部是大校和少校。”秦若看著拿到的這份名單說道。“而且,前四十名中,隻有五個少將,三個中將,其餘的清一色的校級軍銜。幸虧我們當時增加了校級軍官的征召,不然……”
“秦若,你看是不是召集一批低級軍官試試看?說不定又發現呢?畢竟被推薦的人,肯定是比較優秀的。”何錫麟卻還是有點不死心。
秦若看著他,點了點頭:“我們還有時間,你去通知,我也很想看看,是否有天才。”
何錫麟立刻樂嗬嗬的去了。
秦若對旁邊的劉虎招招手:“把這三個人叫過來,我想見見他們。”
秦若說的三個人,自然是表現最好的三個人:華夏的那個叫宋清楓的大校,美國那個叫保林斯的少將,以及華夏那個叫徐傳星的大校。
很快,三個人就帶著滿臉的疲憊來到了秦若的臨時辦公室——哪怕有著百花門調製的維持他們體力和精力的茶葉飲料等,他們的精神耗費太大了。這三天,他們幾乎是不眠不休的。倒是那個大校依然保持著不錯的精神,秦若看了一眼,發現他居然修煉了一點點的功法,不過隻是皮毛。
如果您覺得《秦若戴可妮》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47/478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