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朝廷之辯(1 / 2)

在寧王朱權的命令下,馬車停了下來,寧王朱權派人找尋張真人,卻不見其人。據說張真人生性灑脫,舉止顛狂,喜歡飲酒,喜歡浪跡天下。

其不飾邊幅,又號張邋遢。頎而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須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頭輒盡,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書經目不忘,遊處無恒,或雲能一日

千裏,善嬉諧,旁若無人。嚐遊武當諸岩壑,語人日:“此山年日必大興,時五龍、南岩、紫霄皆毀於兵,張三豐與其徒去荊榛,辟瓦礫,創草廬屆之,已而舍去。”

寧王朱權找不見張三豐真人,隻好作罷,命人加快馬車趕往封地大寧府。

話說自從太子朱標壯年而逝,白發人送黑發人,年近七十的朱元璋受到沉重的打擊,再也沒有精力和心情考慮遷都的事情。他在當年年底親自撰寫的一篇《祀灶文》中,表達了萬般無奈的心情,說道:“朕經營天下數十年,事事按古就緒。惟宮城前昂後窪,形勢不稱。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勞民。且興廢有數,隻得聽天。惟願鑒朕此心,福其子孫。”一副聽天由命的可憐相,聽起來真是異常淒涼。這讓人感慨,即使如同朱元璋一般手段狠毒,作風強硬的帝王,也有其力所不能及的事。當朱元璋在看奏書時,有位官員上奏水利和賑濟災荒事宜,身為皇帝的朱元璋對這位官員非常讚賞。

在夜靜人深的時候,明太祖朱元璋仍在處理政務,皇太孫朱允炆看到皇爺爺如此辛勞,勸說道:“皇爺爺,你早些休息吧!交給孫兒替你處理,可否。”

朱元璋摸著胡子說道:“允炆,你有心了,不愧是朕的好皇孫。朱允炆說道:“皇爺爺,孫兒一定不負皇爺爺所托。”

朱元璋隻好回宮歇息,王公公扶著皇帝去李淑妃的坤儀宮休息。朱元璋來到坤儀宮,李淑妃命人趕緊布置一下,梳妝打扮一番,上前去迎駕,說道:“臣妾叩見陛下,陛下

萬歲,萬萬歲。”朱元璋將李淑妃扶起,說道:“愛妃免禮。”

朱元璋在李淑妃宮裏睡了一夜,而皇太孫朱允炆在批閱奏折時困倦,此時朱高熾看到有部分沒有批閱,朱高熾將奏折整理一番,然後離開。

在第二天上朝的時候,曹國公李景隆站在一旁,文武大臣側立一旁。李景隆上奏道:“陛下,微臣有事要奏。”

皇帝朱元璋說道:“愛卿,有何事奏來?李景隆上前去奏道:“臣聽聞燕王殿下蠢蠢欲動,私自打造武器,不可不防。”

其中,有位大臣走上來說道:“微臣有本要奏。”這位大臣叫夏原吉,是一位有作為的年輕官員。

皇帝朱元璋對這年輕的官員很是欣賞,說道:“愛卿,有事奏來。”

夏原吉奏道:“燕王殿下是陛下的骨肉,深受皇恩,鎮守北疆,征戰四方,在軍中甚有威名,怎麼會自毀前程呢!”

朱元璋說道:“愛卿,言之有理,朕不相信棣兒會謀反,你們不可妄自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