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楊榮疏陳弊政(1 / 3)

在鄭和船隊歸國途中,各地的百姓都爭相歡迎大明使者的歸來。在富裕的大明王朝,百姓過得比以往更加幸福,但是仍然掩飾不了繁榮背後的危機和太平。

鄭和對王景弘說道:“你看百姓都歡迎我們歸來,我們的使命如期而至,實現多年的航海願望也得以告慰先人,也不枉我們這次任務順利完成。”

王景弘說道:“鄭大人,我們應該慶祝一番。”鄭恩來說道:“父親,你們航海歸來,我親自來給父親辦慶功宴的。”鄭和說道:“恩來,你這樣不妥吧!”王景弘說道:“大人,你這兒子難得有孝心啊!”

鄭和說道:“景弘,讓你見外了。”王景弘說道:“沒關係。”大家聊得非常開心,

鄭和邀請王景弘來鄭府做客。王景弘說道:“鄭大人,這就是皇上賞賜給你的宅子。”鄭和說道:“這房子如何?”王景弘說道:“大人,這房子不錯。”

鄭和說道:“皇帝賞賜的府邸,當然不一樣。”王景弘說道:“你在南京的府院果然很大。”鄭和說道:“請坐。”鄭和吩咐下人準備茶水,和王景弘談起下西洋的往事。

大家都談及此事,想起多年航海的漂泊,依然沒有家的感覺。此時,鄭恩來吩咐廚師上菜,鄭恩來說道:“王叔叔,今天來到我們家,你就喝好吃好。”王景弘說道:“這孩子多大了?”鄭和回答道:“今年剛好18歲。”王景弘說道:“這孩子該成家了。”鄭和說道:“我也正有此意。”鄭恩來說道:“父親,我爹把我過繼給你,不是讓你來管我婚事的。”王景弘說道:“沒想到這孩子挺有主見的。”鄭和說道:“看來這事不能急。”鄭恩來說道:“多謝父親體諒。”在夜靜人深的時候,鄭和親自送王景弘離開鄭府。兩人的情誼就像兄弟一樣,鄭和向王景弘道別說:“景弘,祝你一路珍重。”王景弘道說道:“你我回京城再見。”同年八月宗喀巴逝世,在拉薩甘丹寺圓寂,時年63歲。宗喀巴在圓寂的時侯,將自己的衣帽傳給賈曹傑,賈曹傑繼承了甘丹寺的住持之位。弟子有八人,賈曹傑原名達瑪仁欽,師徒三尊之一,繼任甘丹寺法台甘丹赤巴。劄巴堅讚是西藏喇嘛,克珠傑,原名格雷貝桑,師徒三尊之一,甘丹寺第三任甘丹赤巴,後被追認為一世班禪。絳央卻傑,原名紮西貝丹,創建哲蚌寺。絳欽卻傑,原名釋迦也失,創建色拉寺。

曾經兩次赴漢地朝覲明朝皇帝,被封為大慈法王。另外三位是江白嘉措和喜饒僧格,也是西藏高僧。根敦朱巴是宗喀巴最小的弟子,創建紮什倫布寺,後被追認為一世**。當寧王朱棟梁收到朝廷的公文,仔細讀到公文的含義,將公文密函拿走,官署的人不敢攔住寧王朱棟梁。官署的人將此事稟告南昌知府郭全等人,郭全吩咐手下官員不可將此事外傳。

官員們說道:“我們一切都聽郭大人吩咐。”寧王朱棟梁拿到密函卻不知怎麼辦,原來皇帝要修建皇城,要抽調江西各府的壯丁去京城修建祭祀的天壇和大殿。

就在這一年,楊榮,楊士奇與等兩人,都是受到明成祖的重用的內閣大臣,他們在北京奉天殿向皇帝上書要求減免山東賦稅和徭役,並提出一係列遷都帶來的弊政。

楊榮,原名道應,字勉仁,福建建甌人,明初著名政治家和文學家,明初內閣首輔。十七歲時被選入郡庠,建文二年進士及第,授為翰林編修。明成祖即位後,楊榮受其賞識得以入閣,累遷至文淵閣大學士和翰林侍讀,後出任首輔。性警敏通達,而且善於察言觀色,尤其是在明成祖時最為突出。在文淵閣治事三十八年,老成持重,尤其擅長謀劃邊防事務。楊榮既以武略見重,又好詩文,和楊士奇等人多有唱和。永樂五年,楊榮受命前往甘肅經營籌劃軍務,觀察了這裏的山川形勢,了解軍民的情況,最後回去檢查城堡的情況。在回來後,他在武英殿向朱棣彙報,朱棣非常高興。不久,楊榮升任右庶子仍兼前職。次年父親去世,皇帝讓楊榮乘驛車回鄉安葬。父親下葬後,楊榮即被召回京城任事。1409年母親去世,楊榮請求回鄉辦理喪事,明成祖朱棣因北征日期臨近,沒有批準他的請求,命他同胡廣和金幼孜扈從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