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變革時期(1 / 2)

黃淑珍想得不錯,柳時倫也讚成,他主要還是怕柳巷學壞,電視台本身就是個大染缸,什麼人都有,現在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很多的觀念也被顛覆了,社會公德、公序良俗、倫理道德已遠不是他們年輕時的樣子,通信和網絡的日新月異說明中國已經步入到了信息時代,各種新觀念互相影響著,各種新詞彙不斷湧現,社會發展的同時各種誘惑也會越來越多,有時你想躲都躲不掉。

高樓越來越多,生活越來越富裕,女人也越來越漂亮,這些柳巷都知道,中國正在經曆變革,生活的變革,秩序的變革和觀念的變革,人變得狂熱和浮躁,所以更需要一種導向,或者說是另一種食糧更合適。

他不奢望統一一個標準,因為本就沒有這個標準,但有些東西還是需要繼承下來,比如說感恩,比如說責任,比如說寬容,比容說誠信,比如說擔當……

基於這個理念柳巷這幾天就在合計《超級女生》之後的空檔他還能幹些什麼,合計來合計去他決定投拍電視劇,這本來就是綜藝的一部分,占很大比重的一部分,也是電視這個平台的多半壁江山。

現在還是國產精品電視劇的哺乳期,五年之後才進入成長期,所以他想抓住這個機會,把那些好的,引起普通關注,具有積極意義的電視劇開發出來,豐富人們業餘生活的同時讓有心人受到啟發,這也是他的責任。

明年將會有兩部大劇播放,一部是《大宅門》,一部是《康熙王朝》,一個講述了百年藥鋪和醫藥世家的沉沉浮浮,一個講述了一代帝王的榮辱一生,都引發了收視狂潮,但柳巷覺得與這個時代更像的是《大染坊》。

《大染坊》也是在曆史的變革當中新生事物出現後麵對的迷惘和選擇,既是一部個人奮鬥的深情禮讚也是一部資本主義萌芽狀態下民族工業的縮影和挽歌,所以柳巷打算投拍這部電視劇,提前兩年播出,時間也剛好。

投拍電視劇第一步是買劇本,而買劇本是需要錢的,他的錢打算用在這上。

“媽,我的錢有用途,您就別要了。”柳巷說。

黃淑珍一愣,柳巷用錢她理解,買些衣服請吃個飯什麼的,於是說道:“你留十萬,夠了吧,其餘的給媽。”

“這些都不夠。”

黃淑珍已經不是愣了,整個人呆在那,在她的世界裏不知道還有什麼用途需要這麼多錢,而且還不夠,莫非要買省政府大樓,那確實不夠。

柳時倫聽得明白,看著柳巷問道:“你打算做什麼,說出來讓我們聽聽。”

“是啊,兒子,你幹嘛用這麼多錢,別賠了。”黃淑珍終於醒過神來,她以為柳巷要做生意。

投拍電視劇也是生意,不過這個生意你事先算不出來是賠是賺,也許賠得血本無歸,也許賺得缽滿盆滿,還有叫好不賣座的,也有低俗很賺一筆的,但錢之外能被人們記住的都是經典,和歌曲一樣。

“我想投拍電視劇。”柳巷還是用最簡短的話回答爸媽的問題,這樣能讓他們看到自己的信心和決心。

“這有準嗎?”黃淑珍還是擔心會賠,到頭來拿錢打水漂玩。

柳時倫也知道這玩意沒準,但他更想知道柳巷想投拍什麼樣的電視劇,問道:“有目標了?”

“有了。”

“哪一類的?”

“近現代的。”

“反映什麼的?”

“民族工業的興衰史。”

“這個題目有點大。”黃淑珍插話道,他在文化廳當處長,與藝術接觸的機會很多。

“我知道,我隻取一點,以小見大就可以了。”

“劇本有了?”柳時倫問。

“現成的,叫《亂世奇商》,不過我還沒和作者接觸。”

不止黃淑珍沒聽過,柳時倫也沒聽說過,倆人都問:“誰寫的,要賣多少錢?”

“陳傑,山東人。”柳巷隻能回答這一個問題,至於賣多少錢他也不清楚,以前也沒碰過這東西,隻是剛有個想法。

但對於陳傑柳巷還是有印象的,他這一生隻創作了兩個劇本,一個是《亂世奇商》,拍電視劇時改為《大染坊》,另一個是以周村百年開埠為曆史背景的《旱碼頭》,《大染坊》是處女作,而《旱碼頭》是絕唱,沒等拍完他就與世長辭了。

所以柳巷不打算和陳傑討價還價,壽命他無法掌握,還有短短的六年時間,如果陳傑能活得更好他會感到欣慰。

柳時倫和黃淑珍都不知道這些,但他們知道劇本本身並用不了多少錢,拍片的話就沒數了,上千萬不算多,上億也可能,於是又問柳巷是想買劇本還是想拍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