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亮出手中的劍(1 / 2)

休息了一天重新開工,等眾人到了建在山溝裏的野戰醫院時才發現已經開不了工了,村裏的老百姓來了至少二百人,把外景地圍了個水泄不通,領頭的是村長,代表眾人提出了兩個條件:第一,賠償受傷的群眾演員損失,第二,搬離外景基地。

第一個條件沒啥說的,盡管隻是驚嚇賠償也是應該的,但第二個條件柳巷不能接受,再找一個地方再建一個醫院少說也得十天半拉月的,耽誤了工期不說損失更大,於是和村長談判。

村長很倔,說什麼不行,說當初要是知道成天的炮彈響飛機鳴的給多少錢都不會同意,其實隻有炸彈是真的,飛機就是模型,應該是村裏的人反響很大,正好借這個機會攆劇組走。

說來說去不知道怎麼就提到了《超級女生》,村長這才知道柳巷是盛東電視台的,而且還是《超級女生》的編導,編不編導的他不懂,但隻要知道他說話算就行了,村長二話沒說走出了屋子,然後和村民一番喊話,說到半截大家都聽明白了,這個叫雞窩嶺的小村子也是那筆捐款的受益者。

一千一百二十萬元投給了山西的二十個貧窮的村落,今年五一期間已經正式開始動工。“雞窩嶺希望小學”也正在建設中,所以喊完話後村長當眾表態,賠償一分不要,群眾演員隨叫隨到,愛拍到什麼時候就什麼時候,這塊地方就給劇組霍霍了。

投桃報李,老百姓可能不懂什麼大道理,但他們知道感恩,柳巷當初和羅景坤說的話再一次變成了現實,受益的是他自己。

如果拿價值計算,這部分的價值已經超出了當初柳巷舍棄的那部分價值,什麼叫舍,什麼叫得,有時候舍就是得,得也是舍。

村民阻撓拍攝事件告一段落,而田思思卻又起了幺蛾子,她不許柳巷走,並以撤資相威脅,隻要有柳巷在她還什麼都不管了,就是演戲,前後變化的太快,連柳巷都適應不了。

一晃到了七月,《亮劍》殺青,全劇三十六集,劇組在北京吃的慶功宴,結算完後柳巷和田思思一攏帳,花費了一千八百四十萬元,差不點冒了,因為一天的花費就是十幾萬元。

雖說台裏給了自己很大的自由,但這幾個月幾個月不上班的也不是那麼回事,羅景坤曾經和柳巷談過,說他要是能保證按時上班就給他升官,用不了幾年時間應該能坐到總監的位置,柳巷也兩難,如果每天按時上班就沒時間拍電視劇了,升不升官的他不稀罕,但他還不想離開電視台,很多時候是需要這個平台來支撐自己的。

所以當田思思提出讓柳巷辭職,倆人創辦個電視劇製作公司的時候柳巷給否決了,同時他預感到不能再和田思思合作了,他應該履行對倆姐妹的承諾,有多少錢辦多大的事,或者可以拍一些小成本的電視劇,即使這樣實現目標的時間會加長也管不了了。

田思思很不滿意,說這回賣完《亮劍》她不去盛陽了,讓柳巷去煙海找她。

《亮劍》的審核柳巷依然交給吳達去運作,但這次不算順利,後六集全部給砍下來了,因為涉及到十年動亂的內容,隻這一塊光成本就損失了三百多萬元。

要不是部隊方麵給予了協調,《亮劍》有可能通不過審核,問其原因,吳達說還是宣揚的東西不夠正麵,沒有反映出八路軍高級將領那種崇高和共產主義情懷來,柳巷搖搖頭,自己還是漏算了時間上的因素,要是換做05年的版本可能早就被槍斃了。

提前了三年,也就三年,但中國的變化每天都是日新月異,包括文化藝術的標準尺度,柳巷又明白了一個道理,每一個時代的背景不同,催生的文化藝術內容也不同,有時提前太多也並非是好事。

《亮劍》的出售播放權的工作也是一波三折,第一輪隻有兩家衛視參與購買,分別是天津和北京,價格也是出奇地低,每家三百萬元,合一集十萬元,還不夠劇組一天花費的,第二輪好了點,盛東台參與了購買,最後一家是廣東台,之外還有四家電視台購買了次播權,等到出售第三輪播放權時一集降到了一萬,而重播權隻有幾千塊,總共算下來,《亮劍》賠了二百萬。

信心滿滿的《亮劍》居然賠了,雖然賠得不多但也是柳巷沒有想到的,要不是為了資金回籠他寧可壓個兩三年,兩三年後形式改變,《亮劍》至少能翻上幾番。

《亮劍》的首播是九月中旬,十月中旬結束,結果一股亮劍熱潮席卷中華大地,大江南北一片“敢於亮劍”的聲音,此後幾年時間被重播了三千多次,是所有電視連續劇中重播次數最多的,柳巷和田思思是賠了,各家購買了播放權的電視台卻賺到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