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叔寶、尉遲敬德他們接到秦王的指令時,甚覺訝異,心想秦王怎麼會讓他們這麼做,這能蒙混過關嗎?很難,很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他們心裏十分清楚,卻又不敢違抗秦王的旨令。因此,第二天上朝時,他們紛紛向皇上稱病,不能隨齊王出征烏城了。朝中眾臣聽了,先是一陣錯愕,緊接著大都明白是怎麼回事,有些人忍不住就露出了怪異的笑。這也太荒唐了吧!這不僅讓眾臣這麼想,也讓李淵這麼想,他知道這是秦王在跟自己耍心眼,玩小把戲。他本想當眾怒斥一頓秦王,轉念一想又忍住了這口氣。默然會兒,他突然麵帶微笑地望著秦叔寶這些裝病的將軍,關心體貼地問了他們一通,然後命人請禦醫當場替他們看病。這一招的確是太狠了,當下就把秦叔寶等人嚇得麵如土色,一個個跪地向皇上坦白請罪。
李淵仰麵哈哈一笑,隨即又勃然大怒地斥責秦叔寶、尉遲敬德等人,欲治他們欺君之罪。李淵心裏當然明白秦叔寶等人是受秦王指使,所以他想通過嚴懲來迫使他們主動把李世民供出來,然後狠狠懲罰這個敢自己對著幹的大膽狂徒。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秦叔寶、尉遲敬德他們寧肯領罪受死,也不願背叛秦王,皆默不作聲。這不禁令李淵怒火中燒,他重重地拍了下龍案,大聲喝令刀斧手將秦叔寶、程知節等欺君罔上之人拖出去斬首示眾。
李世民見狀,胸中頓生一股俠義之情,他挺身而出,向父皇坦白一切。李淵早就預料到這個結果,臉上掠過絲狡黠而得意的笑。隨即,他又板起麵孔,指著膽大妄為的兒子厲聲斥責了通,然後下旨廢黜秦王為庶民,流放荒蠻之地。蕭瑀、陳叔達、宇文士及等大臣聽了,大吃一驚,慌忙出列替秦王求情。李淵這回是鐵了心要廢除秦王,借機鏟除秦王府這股異己勢力。因此,不論蕭瑀、陳叔達等人如何勸諫,如何苦苦求情,他都不肯改變決定。末了,秦叔寶、程知節等將領也跪求皇上,願以頸上之頭保秦王。可惜,李淵對他們的腦袋不感興趣,哈哈一笑,說自己豈可錯殺無罪之人,當場就宣布釋放他們。
裴寂、李建成、李元吉他們看見李淵如此堅決地處治李世民,就知道皇上是要借此機會鏟除秦王府,人人心裏都很高興,臉上不禁露出絲得意的笑。李建成還有意將眼睛轉向跪伏在地上的二弟,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在心裏罵句這回你死定了。想到這個眼中釘即將要從自己眼前消失,他可真是心花怒放,暢快至極,忍不住嘿嘿地笑了聲。李世民聽到這充滿敵意的笑音,猛地抬起頭,用蔑視的眼光掃了下得意洋洋的大哥,嘴角邊浮出絲飽含仇恨的冷笑。
殿內突然陷入到一片靜寂之中,滿朝文武都不吭聲,隻把眼睛對準正襟危坐於龍椅的皇帝。李淵見眾臣都不再替秦王說話,那張繃緊的老臉就漸漸鬆弛下來,神色變得溫和了些。李淵雖厭惡二兒子,但對他到底還有點父子之情,他決定讓他回秦王府與妻兒道別,兩日後前往流放地。李世民叩謝過父皇,然後挺直身,對著蕭瑀、陳叔達、秦叔寶等跟隨自己的人微微一笑,以表達對他們的感激之情。笑罷,他轉身邁步朝陽光熾熱的殿門外走去。
李建成望著李世民離去的背影,忽然像預感到了什麼,趕緊向父皇請求立即關押秦王,不能讓他回承乾殿。不過,李淵並沒有采納太子的諫言,而是繼續讓秦王離開太極殿。對此,李建成深感失望,同時也莫名其妙地生出份擔憂來,臉上的神情一下子變得十分凝重。
回到府中,李世民立即把高士廉、長孫無忌、侯君集等人召集起來,向他們宣布自己被父皇判處流放的消息。高士廉,長孫無忌等人聽了,不禁大吃一驚,替秦王擔憂起來。他們知道,若是秦王被廢除流放外地,不僅秦王府完敗給了東宮,而且秦王也有生命之虞。因此,無論如何,他們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秦王被皇上趕出京城,必須得想辦法救他。那麼,如何才能說服皇上改變決定呢?高士廉等人思索了半晌,也拿不出個行之有效的辦法。他們心裏清楚,皇上早已對秦王有很深的戒備之心,且又聽了太史令傅奕太白現秦分秦王當有天下的謠言,已有殺秦王之意。今番廢黜秦王,隻不過是掩人耳目之舉,其目的就是欲趁秦王前往流放地之際派人暗殺他,以絕後患。正因如此,不論他們怎麼勸皇上,也決不可能說服皇上撤回懲罰秦王的詔令。
既然這條路已被堵死,那就隻能另辟蹊徑了。高士廉挖空腦筋想了好半天,忽然靈機一動,想出個自以為絕妙的計策。於是,他上前一步,伸長脖子湊到李世民的耳邊嘀咕了幾句。李世民聽了,陰沉的麵孔上不由得露出絲欣喜的笑容。他認為此計的確很好,可以離間父皇與太子和齊王之間的關係,從而使自己擺脫困境。說不定,到時父皇一陣雷霆大怒,就把太子廢掉,把齊王流放千裏。如此一來,自己不就可名正言順地入主東宮,成了大唐儲君嗎?想到這兒,李世民情不自禁地伸手拍了拍高士廉的肩膀,對著他哈哈一笑。緊接著,他又把高士廉的計謀當眾公開了。長孫無忌、侯君集、張公謹等人聽後,都撫掌大讚此計甚好,並一致請求秦王盡快入宮麵見皇上,於中取事,以免延誤時機。李世民認為大家說的有理,當下就接受了他們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