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查崗(1 / 2)

狂歡過後,工作還得繼續,有功就賞,有過必罰,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人安逸久了就會產生惰性,工人處在日常的工作環境之中,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激情不在,漸漸麻木。有些膽大的人就開始翹班脫崗,上班不遵守紀律,抽煙喝酒打撲克,上班睡覺現象普遍。這些信息反映到李明軍這裏,他覺得需要大力進行整頓了。上任以來,李明軍的關注重點一直放在管理層麵上,現在中層基本掌控了,管理的重心應該往基層轉移了。

為此,李明軍特地召開了工作紀律整頓準備會,在會上部署了整頓計劃,成立了以他為組長的紀律整頓小組,小組成員主要是幾位副廠長,以及勞資人事辦公室等中層領導。會議決定采取突襲的方式下去檢查,不固定時間,不固定人員,隨機組成檢查組,隨機抽查某個生產部門,並且研究製定了相應的處罰措施,比如查到睡覺,喝酒,抽煙罰多少錢,無故脫崗多少錢,曠工多少錢,等等明細。

萬事俱備,隻欠執行。分廠的生產管理一般是這樣的,分廠的廠長副廠長以及下屬技術部門,還有各班組的大班長,這些人是上長白班的,工作時間和機關一樣,上午是八點到十二點,下午是一點半到五點半,中間一個半小時是休息時間。由於生產線是四班三運轉的,每個班次配備了一個總負責的值班長,簡稱值長,這樣在晚上時段,分廠廠長副廠長不在的時候,就由值長負責協調管理整個分廠,值長的級別僅次於分廠副廠長,享受副職待遇。在早八點到晚五點半這個時段,由於領導都在,所以一般沒有頂風作案違反紀律的,違紀的現象主要發生在晚上。

很多值長都是從有經驗的老工人中提拔的,他們的主要職責是維持生產的正常進行,處理一些突發事件,雖然也有檢查紀律的職責,但由於都是熟頭熟臉的同事,誰也抹不開麵子查誰,隻要不出生產事故,一般都睜一眼閉一隻眼,所以一到晚上,違紀現象就開始出現,而且這玩意,像瘟疫一樣傳染,是人都有攀比心理,我不能比你少掙錢,也不能比你多幹活,那人上班睡覺沒人管是吧,我也睡,反正不能比別人多付出什麼,少得到什麼。很快違紀現象就泛濫起來,這裏麵尤其是睡覺脫崗危害最大,試想如果該投酒曲時忘了或者延時投放,該調整溫度時忘了開關閥門,將會嚴重影響生產的安全進行,以及酒精的產出質量。

其實,國企的機構設置和各項規定都非常的健全,缺的是執行和監督。曾經有企業邀請日本某管理大師來廠指導,當該大師參觀企業展覽時,發現了一本厚厚的管理製度,粗略一翻,該大師就驚歎道,你這不是有現成的管理製度嗎,比我要講的還要詳細還要先進,為什麼還要請我來呢?該企業負責人慚愧地說道,我們真的是守著金飯碗要飯吃啊。從這個事例可以看出,國企的改革任重道遠,不是簡單照搬抄襲所謂外國先進經驗就可以的,應該是想辦法提高執行力,加強監督措施。說起來簡單,但真正執行起來就難了,這不是工廠這個層級能夠決定的事,所以目前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兩個字,查崗。

要查崗,就得晚上查,還得像鬼子進村一樣,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現在雖然手機不普遍,但是工廠電話內網建設的很發達,一有風吹草動,馬上就會通過電話傳遍全廠,就像當年遊擊隊傳遞消息那樣,查崗的來了,所有人都變成了守法公民,什麼也不會查到。

第一次查崗,就遭遇了這種情況。由於辦公樓和生產廠區中間,還有一個二門,二門設有值班的門崗,當李明軍煞費苦心安排在晚上十二點半,率領著一幹人等浩浩蕩蕩穿過二門去查崗時,沒想到機警的門崗猜到了這幫領導的意圖,偷偷的在領導們過去後,就給相熟的同事打了電話,沒用幾分鍾,在領導還沒到達最近的班組時,全廠值班的工人都已經得到了查崗的消息,馬上就恢複了正常。李明軍等人還蒙在鼓裏,看到一個個查到的崗位人員齊整,狀態良好,還以為今天工人表現不錯呢。

一次看不出事來,兩次再看不出,就成傻子了,李明軍意識到有人泄密了,找來找去,最終找到了是門崗打電話泄的密。第三次,就采取措施了,他讓人先行一步進入門崗,看住門崗的所有人員,不讓他們打電話或出去,然後他再率領著查崗小組穿過二門。而且為了提高效率防止打草驚蛇,他把人員分成兩個小組,每組查一個分廠,定好時間,一起行動。同時為了防止類似門崗泄密的事情發生,查到第一個後,留一人監督,其餘的人再查第二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