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辣椒基地(1 / 2)

每年的三月十二日,一年一度的植樹節,是為紀念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而設。江州市輕工業局團委聯係的定點植樹點,是在下轄的桃源縣的桃花山鄉。別看這個地方名字又是桃源又是桃花的,其實啥都沒有,隻剩下山了。桃花山鄉北依桃花山,大約有兩萬人口,這地方土地貧瘠,處於幹旱缺水地帶,糧食產量很低,大多老百姓處於貧困線以下。

桃花山上光禿禿的,土質沙化得厲害,由於缺水少雨,樹苗種下去後沒人管理,不能持續澆水,所以成活率很低,這就造成了年年植樹節都在這裏刨坑,連續多年種樹山上依然荒蕪。其實很多單位組織植樹活動就是走個過場,幹活時,刨坑挖土,種樹澆水,幹得熱火朝天,玩得不亦樂乎,該拍照的拍照,該錄像的錄像,完活找飯店海吃一頓,這就算活動圓滿成功了。人一撤,種下的樹苗沒人管理,沒有人跟進澆水,基本活不了幾棵樹。

王俊才這個人有點較真,以前別人搞得好壞他管不著,現在錢由他出了,他就不願意看著白花花的銀子都浪費了。他和蘇哲商量能不能改變一下扶貧慰問的方式,除了保留那些失去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繼續用現金慰問以外,能不能選一些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把種下的樹苗的管理權承包給他們,然後以一年為限,明年的春天再來驗收,如果成活的就給予一定的獎勵。比如說一棵樹獎勵十元一百棵樹就是一千元,這樣他們付出了強度不是太大的勞動,就可以得到還算可觀的報酬,我們還能看到綠化的效果,這可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蘇哲聽完不住點頭,王俊才提的這種把扶貧和植樹結合起來的方式,算是目前比較適合的路子,比單純送慰問金強,不過這種方式必須與當地政府長期深入配合才行,需要專門的人員監督和指導。不管怎麼說,這都是給地方上送錢,管理好了,地方政府能夠得到生態和政治上的雙重效益,相信地方政府是願意配合的。於是他就對王俊才說道:“這件事要想做好,你不能當甩手掌櫃,要不咱們倆提前去和桃花鄉政府溝通一下。”王俊才考慮了一下日程,這兩天也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做,就答應了下來。

第二天兩人驅車五十多公裏,大約走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顛簸了一路才來到桃花鄉政府駐地。窮鄉僻壤的山村,人也樸實得很,鄉長何文明接到電話,老早就在政府大門口等著了。看到蘇哲的車到來,何鄉長快步來到車邊,熱情地握住了剛下車的蘇哲的手,蘇哲向何鄉長介紹了王俊才,當他得知王俊才是兩家企業的老總時,笑的更燦爛了。他這地方,一般企業不願意來,隻要來差不多就是來送錢的,對於錢,他這裏實在是太缺了。

一行人落座會議室,簡單寒暄後,蘇哲就步入正題。他說道:“何鄉長,關於前些天咱們商定的扶貧慰問計劃,我們想做一下調整,這次植樹和慰問的資金是由王總讚助的,具體的方案是他提出來的,所以請他跟您具體談一下。”說完對王俊才做了個請的手勢。王俊才清了清嗓子說道:“何鄉長,是這樣,我們準備改變一下單純發放扶貧慰問金的做法,除了保留一部分確實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以外,其他的我們準備把扶貧和樹木的存活率掛起鉤來。比如說我們今年準備種下的一萬棵樹苗,可以把它的管理權平均分給五十個困難戶,樹苗種下後,每戶負責管理二百棵,我們按一年期限算,來年這個時候,我們來複查,活了多少棵就給多少錢,比如說每棵十塊錢,這樣一戶二百棵全活就得兩千元,活一半可以得到一千元。為了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我們可以每戶先給兩百元作為辛苦費。當然具體怎麼操作,需要何鄉長費力安排。”

何鄉長聽完說道:“我明白王總說的,就是把扶貧和種樹結合起來,這樣樹也活了,人也賺到錢了,我看可以,回頭我讓下麵做一個預算和具體的安排出來,再讓二位過目。這樣,快中午了,我們先去吃飯吧。”王俊才看了看時間還不到十一點,吃飯還有點早,就對何鄉長和蘇哲說道:“這還不到十一點,不知道桃花山離鄉政府遠不遠,要不我們先去轉轉。”何鄉長說道:“政府後麵就是山,走快點用不了半個小時就能到山頂,我們先去轉轉也行。”王俊才和蘇哲馬上就站了起來,由何鄉長陪著出了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