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走進第一家商鋪,老板正在忙著理貨,看到有客進來,上前熱情地接待。弄明白五人的來意,老板一邊介紹商品,一邊給大家介紹起了婚慶用品市場前景。這個婚慶用品市場的發展,是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而不斷發展起來的。以前的婚慶用品,大多是用紅紙手寫或者疊製,需要很高的手藝和技巧,一般人弄不了這麼高大上的東西,關鍵是手藝人太少,滿足不了需求。隨著老百姓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結婚追求高品質,因此就催生了婚慶用品的發展,目前這個市場方興未艾,正是進入的好時機。
王俊才和宋前等交換了下眼色,眾人都同意老板的觀點,宋前有著豐富的市場經營經驗,他很敏銳地感覺到了這一市場的前景。另外三位師傅雖然做生意時間不長,但也有自己對生意的理解,這個市場利厚量大,絕對值得嚐試。王俊才就對老板說了自己的身份,他們也看好這個市場,希望能夠找一些有實力的商家合作,共同打造江州的婚慶用品市場。老板非常高興,請幾位到會客區坐下,倒上茶水,自我介紹起來。原來他們這些商戶基本上都是店廠合一模式,家家都有自己的工廠,由於剛開始做這個市場,還沒有精力去外地發展,一旦這邊穩定後,他們立馬就會去全國鋪開。以前的時候,都是一個家族的人共同開發市場,可是咱們國家太大了,就算一個家族的人再多,分散到全國各大城市後也不夠用的。特別是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可供使用的人是越來越少,所以對於婚慶用品市場來說,除了幾個一線大城市靠自己人經營外,其他的二三線城市隻能采取招商加盟的形式。江州是個二線城市,所以正好符合他們的經營策略。
王俊才也提出了他們的經營思路,他們這次過來是代表一百位商戶考察市場,張王李三位師傅就是他們的代表。王俊才進一步說道,雖然是代表,但隻能代表他們考察,並不能代表他們決策,希望這邊能夠組團前往江洲,具體的談判簽約等工作必須在那邊完成。老板一聽笑了,他說道,你們進到他店裏算是來對了,他就是這個婚慶用品市場商會的負責人,他可以聯係一下願意去江州的商家,組團前去。王俊才和宋前趕緊跟老板交換了名片,這個老板姓劉,叫劉川福,義烏當地人,當聽說宋前也是浙江老鄉時,更是熱情的不得了。兩方當即約定,今天晚上由劉川福請客,約上幾個較大的商家一起和王俊才等見個麵認識一下,王俊才代表五人愉快地答應了。
告別了劉老板,五人繼續在市場裏考察,接下來考察的重點主要是商品的種類價格等核心的內容和行情,為接下來在江州的談判做好準備工作。張王李三位師傅作為一百位商戶的代表,了解的格外用心,其中一位還仔細地邊問邊記錄,看來真的是用心準備了。王俊才和宋前不是真正的利益有關方,他們倆隻是起到一個中介和橋梁的作用,隻要把路子給大家鋪好,具體的談判,合作模式,經營等都有商戶自己負責,他們市場管理方不能也不好幹涉,畢竟市場有風險,商戶需要自負盈虧。當然市場作為服務一方,也有義務幫助大家盡量地避免或者減少風險,商戶都賺錢,市場才能繁榮嗎。所以王俊才和宋前更關心婚慶用品市場的風險和經營模式等大的方麵,比如說如果產生壓貨可不可以退啊,如何進行廣告宣傳啊等。特別是既然要打造一個江州的婚慶用品城,那麼在市場的布置,路邊廣告牌的設置,都是需要市場管理者考慮的問題。
既然來了義烏一趟,不能就隻看看婚慶用品就完了,吃完中午飯,五人兵分兩路,張王李三位師傅繼續在婚慶用品城考察,王俊才和宋前一起去了宋前比較關心的文體用品批發中心。宋前作為浙江人,他家裏也是開廠子的,但是文體用品品類比較複雜,新產品層出不窮,他也需要掌握一下最新流行的一些產品。文體中心規模比較大,品種非常的繁雜,王俊才看了一會頭就有點暈了,而宋前作為行內人自然是興致盎然,越逛越有癮,王俊才也隻好舍命陪君子,關鍵是他也沒地方可去。
轉了一下午,宋前談妥了幾項生意心情不錯,可把王俊才無聊的不輕。好再五點半的時候,王俊才接到了劉川福的電話,晚上六點在義烏大酒店六號包房,不見不散。義烏大酒店離義烏市場不遠,王俊才和宋前與另三位集合後,乘兩輛出租車前往,十幾分鍾左右就到了。劉川福和一群人正在大廳等候,見到王俊才等人,少不了一陣相互寒暄介紹,交換名片。忙碌了一陣,眾人來到包間,分賓主落座,王俊才在客人中級別最高,自然坐在主賓位置。酒菜上來,劉川福作為主人,開始說祝酒詞,他首先對王俊才一行表示熱烈地歡迎,大家一起共飲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