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副省長繼續說道:“小劉,你針對這一題目,寫一篇文章出來,我讓人發表在江東日報上,是該警醒一下我們江東的企業了。我們本省企業太缺乏像王俊才那樣的市場開拓能力了。”說完,他又揉了揉額頭,開始閉目養神了。劉秘書知道這是張副省長給他的一次機會,他可得緊緊抓住,他跟了副省長已經五年了,也差不多該放出去了,看領導的意思,他非常欣賞王俊才,有讓他接替自己的想法,以後自己得多關注一下王俊才。不過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這篇文章,他也閉上眼睛打起了腹稿。
兩天後,一篇題目為《醒醒吧,江東企業》的文章在江東日報上發表了出來,文章闡述了,在目前市場競爭日益嚴峻的條件下,江東省的很多企業,還抱著等靠要的思維,不去主動麵對市場競爭的麻痹思想,特別描述了江州興隆化工市場為本省化工企業製定優先政策,反而得不到本省企業響應的文章,一方麵外省的企業急著進入江東,另一方麵我們的本省企業還在那裏無動於衷,好像和自己沒有關係一樣,這怎麼得了呢,一旦市場都被外麵的企業占領,我們還有什麼立錐之地呢,恐怕到時哭都沒地方哭去。最後文章指出,希望廣大企業徹底警醒,抓緊投入到市場競爭的大潮當中去,隻要努力了奮鬥了,就會發現市場經濟並不是洪水猛獸,它也是能夠駕馭得了的,奮鬥吧,江東企業!
文章一經刊登,立馬在全省掀起了討論的熱潮。首先是zheng府層麵,連忙召開會議,學習領會這篇文章的精神,抓緊指導企業改變思維。第二就是企業層麵,特別是化工企業,他們也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積極投入到市場競爭大潮當中去。第三就是王俊才這裏,自從文章登出後,原來處於觀望當中的很多本省企業紛紛前來簽約,接待處一改前幾日略顯冷清的局麵,變的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這帶來的結果就是,還未到報名截止日期,所有的商鋪已經全部租賃了出去。這樣隻能跟那些有意向的外省商戶說抱歉了,恐怕外地客商會氣地罵娘吧,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自己製定了這一政策呢,不能兩方麵都討好,得罪就得罪吧。不過王俊才囑咐回訪的電話員,一定要態度友好,不管對方怎麼生氣,即便說出一些難聽的話,也要保持禮貌,買賣不成仁義在嘛,以後也許會再打交道的。
市場商鋪全部租賃了出去,王俊才鬆了一口氣,但他一直疑惑的是,報紙上登的那篇文章是誰寫的呢,他得感謝這篇文章,要不然商鋪租起來真得很費勁。到底是誰呢,忽然王俊才靈光一閃,難道是那兩個人。不過時間也不容許他多考慮,很快辦理各種證件的事務又擺上了他的案頭,他很快投入到了新的忙碌之中。
工作幹起來永遠沒有盡頭,一件跟著一件,就在王俊才在工地檢查時,他接到了一個令他意外的電話。一個自稱是副省長辦公室的人給他打來電話,告訴他張副省長要見他,請他務必在下午三點以前到達省zheng府,到門衛後給這個號碼打電話就可以,他會到門口接。王俊才一開始以為電話打錯了,可是人家一上來就問他是不是王俊才,就表明沒有打錯,可是自己和副省長怎麼扯上關係呢。聽著那人的口音有點熟悉,但又不確認是不是熟人,他一下拿不定主意了。於是他跑到李明軍的辦公室請教,李明軍當然也疑惑了,副省長可是老大的官,他考慮的了半天,最後決定讓王俊才去省zheng府試一下不就知道真假了嗎。
王俊才想想也是,到了省zheng府一切都明了了,於是他趕緊坐車趕去省zheng府。電話裏讓他三點之前到,他提前半小時就到了。到了大門口,門衛自然把他的車攔了下來,王俊才趕緊下車登記,並給手機裏的來電打了電話,沒想到還真的接通了,裏麵的人問了一句是誰,在確認了是王俊才後說讓他等著,他馬上過來。五分鍾左右,一個戴眼鏡的男人向著傳達走了過來,王俊才一下子想起來,這個人就是當初去市場接待處考察的客商之一。
王俊才趕緊迎上前去,握住對方的手說道:“原來是你,你不是外地客商啊。”劉秘書哈哈笑著說道:“當然不是,我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張副省長的秘書,我姓劉,是張省長想要見你,你跟我進來吧。”王俊才讓王國慶自己去外麵隨便找地方停車,自己跟著劉秘書進了大門。走了有三四分鍾,來到了一座四層樓前,這個樓看上去麵積不大,整體也是民國的建築風格,估計樓齡不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