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以後,對於王俊才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桃花山辣椒基地正式開種,辣椒的種植需要提前繁育幼苗,育苗移栽好處多,易管省地種節約,根深防倒抗病強,早收豐產賣錢多,這是椒農多年流傳下來的順口溜。幼苗繁殖一般在大棚裏進行,立春播下種子後,春分時節幼苗長大,正好趕上移栽的好時節。這項工作雖然由李慶山全麵負責,但由於是第一年進行,所以王俊才特意領著王斌李愛國一起到了桃花山鄉。自己雖然幫不上忙,但是親自前來,表示一下公司對辣椒基地的重視程度。
李慶山原本就是農民,種莊稼是個好把式,所以管理起來也是順風順水,加上他小徒弟的協助,完成育苗工作沒什麼問題。王俊才讓李愛國給李慶山送上公司買的營養品,並叮囑老人家注意身體,有什麼事隨時給他打電話,然後就返回了市裏。回到興隆食品,王俊才召集王斌李愛國王為民三位副總開會,向他們宣布了每年給他們按比例分紅的事情,並告訴他們這個比例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職務發生了變動,會做相應調整,因為是職務激勵措施,所以這個股權不落到他們名下,是有專人代持,他們隻是享受分紅,一旦退休或者退出,這部分權益就享受不到了。在他們三個都清楚了具體的規則後,王俊才分別與三人簽署了分紅激勵協議。
之所以沒有直接給三人股份,王俊才是這樣考慮的。第一,他和三人相處時間還短,一共在一起公事了一年左右的時間,這麼短的時間是無法看出人的忠心與否的。第二就是王斌和李愛國畢竟年齡大了,再幹個幾年就退休了,而且誰也無法保證他們倆的身體不會出現狀況,一旦出現問題退出的話,如果給了他們股份,就沒什麼意義了。第三,通過分紅激勵他們認真工作,但是他們並不掌握股份影響公司的決策,是一件比較劃算的事情,這比直接給股份要安全得多。以上三點就是王俊才做出上麵決策的理由,做私企老板和國企領導不一樣,國企領導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權位,然後才是企業的效益,而私企老板重點考慮的是企業的效益,還有下麵的人是否真心實意的為自己打工賣力。王俊才麵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要管理三家公司,所以不可能做到事必躬親,他必須要放權,而放權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值得信賴的人,否則就算他累死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工作都幹好。
在未改製前,王俊才作為國企領導日子過得還是比較輕鬆的,說句實在話,企業效益好一點差一點,對他來說影響不大,公司賺了錢,他隻是多拿一點獎金而已。下麵的人是忠是奸,勤奮還是懶惰,會不會暗地裏往自己兜裏撈好處,這些問題都不大。王俊才隻要在大麵上維持好正常的運轉就行。可一改製,局麵就變化了,公司的所有資產,一草一木都是他的私有財產。下麵的人工作努力,忠於職守,企業產生的效益就高,否則,企業效益就會下滑,他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失。所以對王俊才來說,管理的難度大大增加了。
如果隻有一個企業還好,王俊才辛苦一點,多操勞一點,相信也能把企業管好。但是世間沒有如果,王俊才隻能積極麵對,隻能采取措施,最大程度消除自己管理不到位帶來的負麵影響。他之所以選擇在興隆食品給管理層以激勵措施,主要是這個企業人多,管理流程多,在自己不能親自參與管理的情況下,激發管理層主觀能動性是目前他能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以後隨著企業的發展,形勢的變化,他可以做一些適時的調整,這些都是後話。目前自己把能夠給出的措施給出去,再加上自己不定時抽查和適當地監督,他相信興隆食品是可以搞好並做大做強的。
至於另外兩家市場,管理比較簡單,財務管理難度低,最主要的是做好日常的安全防範。小商品市場已經走上了軌道,隻要維持正常運營就可以了,而且有宋前和方平兩位正副老總,互相支持,相互監督,基本上不會存在什麼問題。另一家化工市場距離開業還有兩個月左右,目前工程正在緊鑼密鼓的施工過程中。到下個月就可以開放商戶進駐了,目前化工市場的各項工作主要交給了劉向東負責,雖然他工作能力方麵有所欠缺,但好在態度不錯,工作積極努力,在沒有其他人可用的情況下,王俊才用他但也勉強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