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操場(1 / 2)

老書記說道:“一事不煩二主,我看就由你來管理這筆資金就行。”王俊才說道:“我來管理有些名不正言不順,要不這樣,款子還是打到村委會的賬戶,但是款項的支出必須由我跟趙主任共同簽字才行,而且項目資金必須專戶管理,我的權限也僅限於學校的建設,其他的概不參與。”趙書記覺得這樣也行,就把小趙叫了過來,跟他說了相關的安排。趙主任自然沒意見,他平常也管不著多少錢,一下讓他管理兩百萬,心裏也沒底,有王俊才在旁協助,他放心多了。

定好了章程,王俊才把一百五十萬支票開給蘇新村,小趙主任安排村會計存到專用賬戶之中。按照規定,村委會具有財權和事權的管理權限,村支部書記主要是起到領導和監督村委會的作用,也就是說一個村的法人是村委會主任,因此資金的使用必須經過村委會主任的簽字批準。老書記操作的蘇新村在外人員給村裏捐助的事情,也開始有了結果,很多人特意回村捐款,有回不來的通過轉賬或者彙款的方式捐助,資金已經陸續到賬了二十萬左右,更多的還在路上。老書記讓人登記好捐助人花名冊,待學校建成以後,會設立一座功德碑,把捐款人的名字全部刻在上麵。

學校建設手續繁雜,需要縣鄉兩級政府建委和教育機構批準,所以要提前行動,這一塊就由趙主任負責協調。王俊才利用經驗優勢,對外發布學校的設計和建設招標文件,希望通過公開的操作,盡可能地為村裏節約寶貴的建設資金。與此同時,王俊才老屋的相關手續也已全部辦妥,建築公司正式開始施工,虧得當初聘請了柱子哥監理,否則王俊才把自己劈成好幾半也不夠用的。

學校通過招標確定了建設三層小樓的方案,其中有教室三十間,辦公室十間,多功能室五間,同時也對操場進行了規劃設計,準備把把操場改造為塑膠跑道和人工草皮的二百米操場。針對操場的改造,村裏還進行了一番爭論,原來的操場是開放性質的,村民不管有什麼事都可以隨意占用。前麵咱們說過,村裏春節高蹺比拚就在操場進行,除了踩高蹺外,夏秋兩季糧食的晾曬,露天電影的放映,甚至老百姓的一些紅白事也都占用操場進行。村裏是把小學操場當成了廣場使用。

在開會討論時,很多村幹部還是堅持操場多用的思路,認為操場不適宜進行塑膠改造,因為一旦改造後其他活動就不能在上麵舉行了。趙曰峰書記也認同這種觀點,他認為有個地方讓孩子玩玩就行,沒必要搞得那麼高檔。然而以小趙主任為代表的少壯派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學校就得有學校的樣子,沒有一座正規的操場,學校不但不完整,而且有可能通不過國家關於學校的規範化認證,要是最終因為操場的問題,達不到中心校的要求,咱們豈不是白忙活一場嗎,就村裏這點孩子,建那麼大一所學校就太浪費了。

兩方各持己見,僵持不下。最後沒辦法,老書記請來了王俊才征求他的意見。王俊才說道:“這件事解決起來很簡單,那就是另外尋找一塊空地建設一座新的村廣場,學校操場一定要按照高標準建設,而且要全部用護欄圍起來,不允許閑雜人等隨便進入。”小趙主任看王俊才支持他的觀點非常高興,老書記年齡大了,思想有些保守,思維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最終經過王俊才的裁決,村委會通過了操場的改造方案,同時在村東靠近公路的原四隊,也就是王俊才老屋所在的生產隊的,用於打場曬糧的場院擴建為蘇新村村民廣場。

事情圓滿解決,設計通過,開始建築招標的工作。王俊才之所以不放心把資金放任村委會管理,除了不信任的原因外,主要是如今學校豆腐渣工程出現的頻率太高了。某些貪官汙吏,把髒手伸向了祖國的花朵,置孩子們的生命安全於不顧,大肆貪汙,導致建築商不得不偷工減料降低成本。這樣的貪官實在是太可惡了,抓住一個就應該槍斃一個,絕不能手軟。人家日本的學校建設質量在所有的建築中是最高的,一旦有地震發生,學校都可以作為緊急避難所使用,而我們呢,恐怕最先坍塌的就是學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