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捐資助學(1 / 2)

眾人進到店裏,要了一個包廂,眾人七手八腳的點起菜來。什麼鹽山扣碗,羊湯,豬蹄,燒雞等等特色菜七七八八點了一大桌子。待上得酒來,王俊才搶著給眾人滿上,然後出去又要了兩條好煙,並悄悄地把賬結了,然後回到屋內,把煙打開,每個人旁邊都放了兩盒,然後繼續做他的服務工作。老同事們多年未見,肯定有聊不完的話題,他隻要保證老爸不喝醉就行了。

這些人當中,除了周老師是被硬拉來湊熱鬧的以外,其他七人都是在五七幹校共同戰鬥過的同事。幹校的歲月,緊張而又忙碌,他們聊著過去的同事,過去的學生,過去的生活,內心澎湃不已,老爸這個平時也就二兩酒的量,今天也喝了超過三兩了,竟然還沒事,真的是超常發揮了。大劉講了一個他當年遇到的趣事,就在某年的的夏天,晚上天熱,大家就在宿舍外的空地上乘涼。可能是他體重大的緣故,就在他坐在椅子上打盹的時候,忽然感覺椅子在慢慢往下陷,剛開始速度很慢,後來越來越快,到最後一下子整個椅子腿全部陷了下去。虧了有椅子座擋著,要不然他整個人說不定就會掉進陷坑裏。

得虧大劉是練體育的反應快,一下子從椅子上蹦了起來,他回身用力把椅子拔出來一看,椅子下麵呼呼啦現出一個大洞來,往裏一看,黑黝黝的,什麼也看不見。同事們聽到動靜趕來幫忙,其中有老教師知道學校建造前的情況,他告訴眾人這是墳坑,整個學校就是平掉一大片墳地建造的,不過當時打基礎時大部分墳都遷走了,這一個估計是漏網之魚,被大劉趕上了。眾人特別是年輕教師知道自己就住在墳地上時,嚇得老長時間晚上不敢自己一個人在外麵溜達了。

幹校的歲月,有苦有樂,眾人邊聊邊喝,不知不覺間都有些酒意了。過去的曆史,那段不平凡的歲月,是非功過早已不重要了。往事隨風而去,再也找不回來了,還是積極麵對以後的退休生活吧,爭取把自己的後半生活出精彩來,才是這些退休老人們需要真正麵對的事。聊著聊著,眾人聊到了退休待遇問題,自然而然就與江東的收入水平比較起來。老爸退休後每月工資大概一千兩百元左右,這對於有著四十年多年教齡的老教師來說,實在是有些低了,但是仍然比鹽山縣同事們高了接近四百塊,他們相對來說更加得清苦。

教師工作,累腦累心也累身,他們每天做的工作絕對超過八小時,甚至有些要超過十二個小時,他們付出的心血遠遠超過工廠的工人,但是收入卻和工人差不了多少,當然這裏沒有貶低工人的意思,隻不過按照市場經濟按勞分配的原則,老師們付出的多就應該得到更高的報酬。但是這個社會並不是這樣的,有很多客觀原因,導致了行業間工資差距過大,地區間收入差距明顯。眾人談起收入差距,不禁牢騷滿腹,不過大家對此也沒有辦法,這不是短時間能夠解決的。

過了一會兒,大家又聊起了鹽中破敗的校舍,矮舊的家屬院平房,紛紛指責當地領導不重視教育,不積極想辦法籌集資金,而是坐等靠要,老是指望著上級撥款。關於這件事,老爸深有感觸,他說道:“我的老家叫蘇新村,也非常的貧窮,同樣麵臨著校舍破敗的問題,但是人家不等不靠,積極想辦法,最後通過向離開村子在外打拚的成功人士募捐,最後湊夠了建設資金,現在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之中。鹽中的情況和蘇新村的情況類似,人家能夠籌集起資金,鹽中應該也可以。我願意為鹽中新建出一份力,就是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機構,我想捐款也不知道捐給誰啊?”

大夥紛紛表示,都願意捐款資助學校建設,一時間氣氛熱烈,群情激昂,這時周老師開口說道:“這樣,王老師今晚上別走了,在這裏住一晚,我回去找一找現在的校領導,看他對這事有什麼看法。”大家都表示同意,時間也不早了,飯也吃的差不多了,大家相約明天學校見,就各自散了。大劉老師去結賬時,發現被王俊才提前結了,衝著老爸嘮叨了半天,後來也回去了。王俊才和老爸找了賓館住下,王俊才問老爸明天準備捐多少錢,老爸答道:“我想捐出半年的收入,大概六七千,你覺得怎麼樣?”王俊才說道:“爸,我覺的你捐的太多了,咱們的條件稍好一點,但是你這些同事他們條件都不好,如果你捐七千,他們肯定也不好意思捐少了,可是一下子拿出這麼些錢,恐怕對他們壓力很大,所以我覺得你象征性捐上一千塊就行,剩下的我以我名下企業的名義捐助。正好我也準備在鹽山縣打一打市場,就權當做廣告了。”老爸說道:“你說得很對,是我沒考慮周全,就按你說的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