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王福來和尤海萱算是曆經波折,終嚐所願,他們是幸運的。但現在社會上還有很多要不上孩子的,中醫看了,西醫也看了,甚至什麼偏方也都試過,最後試管嬰兒也做了好幾期,女人打激素針發的像個球一樣,最後依然沒有結果。他們耗費了巨額的錢財,消耗了大量的時間跟精力,最後把身體也治壞了,到頭來還是一場空,這些人無奈淒涼的心情,讓人感到無比的同情。
奉勸這些朋友一定要想開,沒有孩子不丟人,去他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現在社會發展很快,未來的養老產業一定非常發達,養兒防老一定會被專業養老所取代,所以也不用擔心養老問題。沒有孩子,夫妻倆可以抽出時間去旅遊,去做喜歡做的事,沒有了撫養孩子的壓力,可以更好的享受生活。
沒有孩子,應該把它當成上天對自己的恩賜,是老天爺不讓你受苦受罪,給你的特赦。生孩子養孩子那才是對自己的懲罰,十月懷胎的苦累,生產時鑽心的劇痛,那一樣不是對女人的懲罰。還有把孩子養大所付出的金錢和精力,要操心孩子的身體健康,還要操心孩子的成長,長大後還要幫孩子找對象結婚買房子,孩子有了孩子還要再幫孩子看孩子,絕對是一輩子還不完的債。
付出了一輩子的心血,所圖無非是自己老了病倒在床榻前,有人伺候。可是假如孩子不在身邊,或者孩子本身也有疾病伺候不了你呢,不一樣還是依靠社會服務嗎。最可怕的,假如孩子走在了你的前麵,那個苦痛可是更讓人受不了啊。有人說,這些我都不圖,我就是圖起我死以後,孩子給我送終。這句話就更沒有意義了,最後人都死了,身後事到底辦成什麼樣,你知道嗎,你肯定不知道,即便能感知得到,你也沒有辦法再回來了。
沒有孩子的人請你放心,我們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和社會都有這方麵的政策,即便沒有孩子送終,也會有民政部門給妥善安置的。也許真到了那一天,你才真的明白,有沒有孩子到底是好還是壞。上天冥冥之中都有定數,有也歡樂,無也歡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千萬不要陷入其中無法自拔,那才是真正可悲的事情。
王福來終於有了自己的孩子,那興奮勁就不用提了,但是問題來了,家裏還有個大的呢,雖然不是親生的,但已經辦理了正式收養協議,和親生的沒什麼區別了。總不能因為有了自己的骨肉,就冷落了收養的孩子吧。王福來和小尤都認為,還是要按照以往的慣例,該怎樣對他就怎樣對待,隻是注意不要做太劇烈的動作就行了。總之就是一個原則,不能讓他感覺到爸媽冷落了他,也不能讓他大了以後知道自己是收養的。
王福來原來猶豫要不要回江東發展,有了自己的骨肉,他在心裏立馬做了決定,必須回去,自己是江東人,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夠在江東長大,最起碼要對江東老家有感情,不能成為一個純粹的廣東人。有人會說,王福來是不是太矯情了,都是中國人,在那裏長大不一樣啊,這又不是在國外,要保留一顆中國心。可北方人有時候就是這麼戀家,即便離開故土,很多人也難改鄉音,還保留著家鄉的很多習慣,這可能就是北方人重情,南方人重利的原因吧。
王俊才明顯感覺到王福來最近跟他聯係的勤了,特別是對江州市房地產市場越來越關注。在建新區區委區政府的強力推動下,棉紡廠地塊周邊的拆遷工作推進速度飛快,九九年時房價便宜,老百姓做釘子戶的很少,除了個別產權有糾紛的未拆以外,大部分都已經完成了。晟達地產不願再等了,各種器械紛紛進駐,大工地瞬間熱鬧了起來。地產這個行業,其實需要大家一起來搞,市裏進來的地產企業多了,市場氛圍就起來了,單單憑著少數幾家是沒有這麼大力量的,大家如果都在觀望,沒有一個敢於下海試水的企業,就沒有最終市場的繁榮。晟大地產就是那個敢冒風險的先行者,當然它也是基於王俊才的商業中心才下水的,是經過充分論證的。要說起來,真正敢於試水的應該是王俊才,沒有他的帶動,這一片的地產也發展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