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第一屆黃鶴獎獲獎名單(1 / 2)

“黃鶴先生,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您說今年是第一屆的黃鶴獎,可是這一套的評審規則,卻會在明年才開始運作,那今天的獎項,到底發不發,如果發的話,又如何決定呢?”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既然今年是第一屆,那麼今年就會辦法獎項,這點毋庸置疑。不過因為時間比較緊急,無法完成評審委員會,所以今年將由我一肩挑,來選出六位獲獎者!”黃鶴笑著說道。

“可以,果然夠任性!”記者們撇了撇嘴巴,然後就聽見黃鶴道“因為是我個人評選的,所以也不搞什麼隆重的儀式了,我就直接在這裏宣布一下獲獎名單,然後我會親自帶著獎金,送給所有的獲獎者,感謝他們為了中國科學和文化的崛起,做出的貢獻!”

“這麼幹脆的嗎?”記者們又懵逼了,好一會之後才反應過來,黃鶴這是要宣布總額高達6000萬人民幣的巨額大獎了。

TMD,他們任何一個記者來的時候,誰能夠想得到,這居然會涉及6000萬人民幣的大新聞呢。

“首先,我宣布,獲得了黃鶴文學獎的是,來自紹興的魯迅先生!”黃鶴非常幹脆的宣布了第一個獎項,然後全體記者集體懵逼。

靠,獲獎的居然是魯迅?

這合理嗎?

嗯,仔細想想,黃鶴獎的評選標準是近100年內的所有人,換句話說,隻要是生活在1902年之前的文學家,那都是有資格獲得黃鶴文學獎的。

而在這100年裏的所有文學家中,還真沒有一個的文學地位能夠比得上魯迅的,魯迅獲獎絕對是實至名歸,完全符合評審規則,隻是這怎麼都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同時還能夠感受到黃鶴深深的惡趣味。

“其實本來應該有一段頒獎詞的,不過我想任何頒獎詞在魯迅先生麵前都是關公門前耍大刀,所以我也就不說什麼頒獎詞了,魯迅先生的成就是不需要任何頒獎詞的。”

“不過非常遺憾,魯迅先生已經去世60餘年的時間了,屬於他的1000萬元獎金,我將親自前往北京,送給他的兒子,周海嬰先生。”黃鶴淡淡的說道。

“這1000萬真的給呀!”記者們議論紛紛,他們還以為黃鶴發給魯迅,是想要借著死人的名義,省去1000萬人民幣的獎金來著,結果這獎金居然直接給了魯迅的兒子周海嬰,這還真的是要給錢的。

“等等,魯迅先生的兒子怎麼姓周?”一個記者忽然疑問的向旁邊的人問道“魯迅先生的兒子不應該姓魯嗎?”

“額……”周圍一片沉默,沒有人願意回答他這個問題。

“接下來,宣布,黃鶴黃鶴化學獎的是李遠哲先生,李遠哲先生在座的諸位可能有些不太熟悉,不過他在1986年已經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了,李遠哲先生的應用交叉分子束實驗方法在反應動力學方麵的研究成果,也是全世界共同承認的,作為獲得第1屆黃鶴化學獎的大師,實至名歸。”

“不過呢,李遠哲先生的情況有些特殊,他現在居住在灣灣省,雖然灣灣省也是中國的領土,梨園鎮先生也是毫無疑問的中國人。”

“不過因為眾所周知的某些原因,我暫時就無法前往灣灣省親自給李遠哲先生頒獎。所以如果李遠哲先生不介意舟車勞頓的話,希望可以來一趟溫州,我將親自在機場迎接,請他會祖國坐一坐,同時將獎金頒發給他這位名副其實的中國人!”黃鶴笑眯眯的說道。

“對了,要回國的話,記得辦理一下台胞證,不複雜,就和我們的身份證是一樣的。”

“居然頒發給李遠哲!”

“我靠,這個黃鶴,太好玩了,太TM的刁鑽了!”聽到黃鶴頒發的黃鶴化學獎的結果,一些知道詳情的記者,全都一邊張大的嘴巴,一邊憋著大笑,這個頒獎結果實在是太好玩了,黃鶴這個人也太刁鑽了,這個新聞的新聞效果也實在是太強了。

媽的,真的快憋不住笑了。

眾多記者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應,那也是非常正常的,因為這個李遠哲,是土生土長的,出生在灣灣省的人,在灣灣省讀完大學之後就去美國讀書,畢業之後一路在美國搞研究,還獲得了美國國籍,最終斬獲了諾貝爾化學獎。

而在94年的時候,李遠哲毅然決然的放棄了美國國籍,重新回到了彎彎省,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中國人,然後現在一直居住在灣灣。

從這個李遠哲的個人背景來看,第1屆的黃鶴化學獎頒發給他還真就一點問題都沒有了,他的的確確是國際上化學成就最高的中國人之一,人家還拿過諾貝爾化學獎。

同時,李遠哲也的的確確是中國人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在他之前加入美國國籍的時候,這獎項確實不能頒發給他。

可他現在既然已經退出了美國國籍,重新拿回了中國國籍,那他就是毫無疑問的中國人,可以獲得這個獎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