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焱生和吳君昭兩人聽得耳根發燙,羞愧難當。
他說的對,他們兩個都不是輕輕鬆鬆取得進步的。
自己兩人看來還是用功不夠狠。
或者采用的方法不對路。
人家已經利用錄放機來協助學習了,自己還在苦哈哈地死記硬背。
人家把新華書店所有年級的各種題型都買來刷題了,自己還在屎殼郎一樣在手邊的幾本練習本上爬。
何焱生兩人都想:是不是也去買一部錄放機,再去買一大堆英語學習磁帶來打怪升級。
還有去書店買各種題型來練習。
可是這一切都是要有錢才行,自己兩人囊中羞澀,平時連在食堂想買一份葷菜都要考慮半天,哪有閑錢去買這些。
潘大章看眼前這兩人,覺得跟堂兄潘生福一樣是死腦筋,一點都不懂得開通。
他有意識幫助貧困同學繳學費活動,他們兩人堅持不肯報名。
借那些貧困生資金讓他們去做力所能及的人生意,去收購國庫券賺錢,他們一點不為所動。
穿著戴補丁的衣服,食堂打飯時隻敢買那五分錢一毛錢的青菜。
他說:“讀書還是要靈活一點,人也要靈活一點。你們也可以利用業務時間,去搞點勤工儉學,賺點小錢,給自己改善夥食。要把書讀好,首先還要有不錯的體魄。象我們這個年紀正是長身體的年紀,天天吃糠咽菜是沒辦法保持足夠營養的。有困難可以開口讓我幫助,學校那麼多連學費都繳不起的同學,現在不僅能自食其力了,還有能力每月寄點錢回去貼補家裏。”
何焱生和吳君昭不禁暗自心驚。
潘大章這家夥真的不簡單,連人家內心的想法都看得一清二楚。
以前他們兩人遠遠看見他和溫小芹都是特意避開,一是因為站他們麵前,內心有點鬱悶。二是怕他們問一些關於學習和經濟方麵的問題。
後來發現原來比他們窮酸的同學,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而自己依舊處在貧困線以下。
於是兩人內心想法慢慢發生了改變。
“不得不說潘大章這家夥還真的是個天才,不僅在寫作方麵,學習方麵,賺錢方麵更是無人可比。”
“他資助學校那些人學費,又借錢給他們去做小生意,那些人似乎都學會了他的精明。”
“要麼我們也去找他聊聊。每天都吃家裏帶來的辣椒和酸菜蘿卜幹,吃得我兩眼都直翻白。”
何焱生終於忍不住說:“大章,我和君昭也想跟大家一樣,利用業務時間去賺點小錢。那樣以後賺錢了也去買錄放機和英語磁帶學習,英語一直是我倆的弱項,以前甫錢初中那個英語老師,個子矮,說話聲音又小,根本就沒人聽他的,全班普遍英語基礎差。還有有錢了也要去買些學習資料,現在再不用功,以後高考就真的沒指望了。”
潘大章心裏想:兩個固執的家夥,這麼簡單的問題到現在才明白。
可見未來經商的潛質並不大。
但是吳君昭後來卻開了公司,在商場上闖出了一番名堂。
估計是碰到了新機遇。
他認真對他們說:“賺錢其實並不難,隻要開得了口,放得下架子,敢於去嚐試,總會有收獲的。
根據我們自身的條件,我們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可以完成的事。我跟你們兩位說,我甫錢初中考完試後,最早賺錢的第一件事就是幫溫小芹家裏賣楊梅。她家幾棵大楊梅樹,因為她爸手殘疾,所以每年樹上的楊梅都沒辦法變現。我想辦法幫她家把楊梅摘下來,然後挑到墟市上去售賣,竟然收入了幾百塊錢。
後來我去收廢舊,收廢鐵,又賺了幾百塊錢。
跑去岡州進來電子表和絲襪,去車站、街上人多地方吆喝,晚上去長堤路擺攤。
我還鼓勵一個讀初三的老鄉去開電器修理店,我自己還想過去擺夜宵攤。
收古幣、光洋,古董,甚至名貴木材和家具,隻要是有錢賺的門道,我都願意去嚐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