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正宗的川式火鍋(1 / 2)

所以才患得患失。或許她跟梅大之間都需要一個契機,讓他們衝破心中的重重顧慮,才能坦誠以待。

嶽錦堂頗有興致的看著狗子跟順子倆人折騰,先拿了炭爐,又端進來個大砂鍋,砂鍋蓋一打開,一股濃烈的麻辣味兒飄了過來。

嶽錦堂忍不住吸了吸鼻子:“這個味兒真讓本王懷念啊,當年去蜀地遊曆,吃的那叫一個過癮,這一晃可都十來年了,想不到這丫頭連這個都會做。”

跟順子道:“你們倆去給本王拿點兒青菜過來,就你們齊州的大白菜,不要幫子隻要嫩葉,還要豆腐,蘑菇,鴨血,木耳……總之,什麼都給本王拿點兒過來,對了,再來點兒芫荽沫,蒜泥,蒜泥可不能少,這丫頭合著就做了鍋子,不管蘸料啊……”

說著,自己舀了鍋裏的紅油出來,兌上狗子拿來的蒜泥芫荽末,嘶哈嘶哈的吃了起來,吃的滿頭大汗,直呼過癮,見旁邊的安嘉樹直皺眉,不禁道:“虧了你還是個江湖人呢,這東西就得這麼吃才香,說起來,這丫頭還真是越來越對本王的心思,可惜被人捷足先登了,早知道這丫頭這麼本事,本王一早就弄回王府去了,以後想吃什麼吃什麼,也不用大老遠的跑去禦膳房蹭好料了,你們倆小家夥別傻看著了,去廚房看看,有沒有鴨腸,毛肚,弄點兒來,這兩樣兒涮了最好吃。”

狗子順子這才回神顛顛的跑回去,找了一圈沒找著,就去問曉青。

曉青一聽倒樂了,他倒真是個吃主,可惜這裏是齊州,不是福建,更不是四川,哪來的鴨腸啊,毛肚就更別想了,如今還是農耕時期,宰牛可是犯法的,不能宰牛哪來的毛肚?不過,嶽錦堂怎麼知道,看來這位王爺也不是什麼守規矩的主兒,這口味倒是跟自己的損友林杏兒臭味相投。

曉青沒想到的是,這位王爺吃了一回燒雞公之後,就徹底賴在了富春居,每天必然要來一回,不是中午就是晚上,今兒要吃水煮魚,明兒要吃回鍋肉,後又點名要吃辣子雞。

偏這些菜後廚沒人會做,隻能曉青親自上灶,說起來,曉青也覺得可惜,風靡現代的川菜在這裏無人問津,甚至,廚行裏的人都不知道還有這麼一類做法兒。

高炳義就異常好奇,每次曉青做菜都會在一邊兒看著,然後問東問西:“安姑娘做的是蜀地的菜,這麼辣,王爺怎麼也能吃得下?”

曉青笑了:“這就是川菜的魅力,越辣越香,其實,川菜最厲害的並不是辣,而是複合味,最經典的就是今天這道魚香肉絲。”

不得不說,嶽錦堂這家夥真挺會點菜的,點的都是川菜裏的經典,看似平常卻是最難做的菜。

高炳義搖搖頭:“就是這名兒更奇怪,連魚都沒有怎麼會叫魚香?”

曉青:“之所以取這個名兒,是因為做法取用的是蜀地烹魚的法子,成菜具有鹹甜酸辣鮮香幾種味道,達到一種微妙的平衡,就是魚香味了,比起精工細作清淡本味的南菜與技法考究難度高的北菜,這才是老百姓的菜,看似平常,若想做好卻不容易,而且,許多調料醬汁隻有蜀地才有,所以,這幾天我做的距離正宗的川菜相差甚遠。”

高炳義:“以前學廚的時候聽俺師傅說過,蜀地是天府之國,香料眾多,菜肴多以鮮香麻辣為主,想來就是姑娘說的川菜了情深不壽,妖孽萌妞很不純。”

曉青搖頭:“川菜的味道很多,不能說鮮香麻辣就是川菜了,如果有機會,你去蜀地看看,就明白了,其實,天下之大,哪隻南北啊,大漠草原,雪山冰川,五湖四海,高原林海……氣候不同,民風不同,物產不同,食材不同,口味也不同,菜肴自然也不可能千篇一律,有人的地方就有廚子,有廚子就有廚行,所以說,咱們廚行大著呢,隻分南北實在可笑。”

高炳義:“姑娘真打算去蜀地?”

曉青點點頭:“開春吧,等過了年開春就走,在齊州也待了不少日子了。”抬頭忽見梅大站在窗外看著自己,他是聽見了吧,聽見了也好,省的自己再跟他說了,無論如何自己都不可能永遠在齊州待著,蜀地是她一定要去的,她想去探訪一下古川菜,跟她所知道的川菜有什麼區別。

曉青想的很好,卻不知到時又有了變故,這是後話,暫且不提,且說現在,終於萬壽節要到了,嶽錦堂也回了京城,再也不會有人天天來煩著自己做菜了。

通過嶽錦堂曉青終於能體會師傅的感覺,想來梅先生當年就是這麼煩師傅的,可是嶽錦堂走了,梅大也走了,說是幫梅先生送什麼東西去京城,一走就是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