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她忽然看到了一隊風塵仆仆的商隊進入長安城,這在當時很常見,絲綢之路打通了東西方的商路,而盛世的長安也吸引著世界各地,各種膚色的商人來回穿梭長安之中。
於是,她恍然大悟,想到一個絕妙的點子……既然中土美食全特麼試過,何不從長安出發,沿著那絲綢之路一直吃到西方。
然後把沿途所有的美食,美食的做法,全都用筆墨記載下來……這是作為一個吃貨的神聖挑戰,也是無上的榮譽,問世間,多少人能做到。
如果你說馬可波羅那你就渣了,那可是宋元時的事,更何況這貨不懂吃!那一刻,她想到了下本的題材,吃垮大唐……不對,是想到了中西合璧的布局,而長安就是在這布局中,分界線上的一點。
而這道菜的布局,是一個太極八卦的形狀,一邊是西方,一邊是東方,正好特麼的貼合了主題。
布局有頭緒,那麼接下來就輪到,究竟要什麼味道了……由於這不是一道簡單的菜,不對,應該說這絕不是單單一道道菜一個味道那麼簡單,根據她的領會,這得是很多種味道的菜,而且這個味道不能眾合混在一起,得是循序漸進的,如同你旅途中每一個地點都有不同的風土人情一樣,旅者用腳丈量距離,而她得用味道來構建這千百裏的路途。
傳統上,味道有酸甜苦辣鹹嗆,而在黑暗料理界還有臭嘔餿等負麵的味道……是要寫實地反應曆史,還是成皇敗寇地保留好的一麵,去掉那黑暗一麵身處其中你會做何選擇、
林曉青衡量了一下獎金,又想想那首曲子,頓覺難以選擇……味道本身是無辜的,比如很多人都覺得聞著像貓屎臭的榴蓮,她卻吃得倍兒香,比如傳說泡屎發酵的臭豆腐,辣是越臭吃著越香,再比如很多人都受不了皮蛋那個味,但有些人卻可以生吃。
不管怎麼樣的味道,本身就隻是個味道,是臭是香不過是主觀臆斷,如果有讀者說,那你不要嫌棄吃粑粑啊,不要嫌棄粑粑臭抱著它呀等缺德話,別呢麼天真了,這種天大的事,你不打賞個一萬八千,誰會理你丫。
到這裏林曉青心中大概有了個構思,每一個味道就是一道菜,味道的深淺濃度代表那距離。
但這味道中間的變化,如何無縫銜接其實這說來相當簡單,比如說,再甜不過糖,酸不過檸檬,那麼在這兩者中間正好有一道菜,咕嚕肉!
那邊廂,水戶洋平正凝神斜視著一個音響,她也已經有了頭緒,與林曉青的構思其實多少有點異曲同工之妙,她想起了圍村的特產,盆菜。
盆菜起源自宋代,由宋帝昺年間留傳,從落難香港的黃帝菜,搖身一變而成為新界原居民每每於歲時祭祀、大時大節、乃至婚嫁慶典等禮儀時作為招待客人的菜肴,即今天的盆菜。
傳統盆菜的製法都是父子相傳,又或是村民之間互相傳授,不過在這個不值錢的秘密,不是秘密的年代,隻要你上網都能找到教程啦。
這道菜,或者說這一係列菜的用料並沒有特別規定,但一般都會包括蘿卜、枝竹、魷魚、豬皮、冬菇、雞、鯪魚球和炆豬肉,現時不少盆菜更可能包括花膠、大蝦、發菜、蠔豉、黃鱔等。當中炆豬肉是整個盆菜的精粹所在,亦是最花工夫製作的。
雖說是盆菜得用大盆子裝著蒸,但也有人用瓦缸,入口小,裏麵大,能更好地保留食物的味道之類,盡管裝具不同,但煮的食物會按一定的次序一層疊一層地由上至下排好。上層會放些較名貴和需要先吃的東西,例如雞及大蝦。
最下層則放些容易吸收汁液的材料,例如豬皮和蘿卜。吃盆菜的時候,會由上至下逐層逐層吃下去,這有沒有點象征東都西的路途漸進。
不管怎麼樣,水戶洋平總算找到了頭緒,而那安吉拉卑鄙卻盤腿坐在休息區,依舊不動。
不對,如果細看的話,就看出來,其實她的嘴在緩緩動著,其實她帶了一個藍牙耳機,用頭發遮住,此時正在與場外的智囊團商量著那道菜式的做法。
如果您覺得《林曉青宋北川》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48/48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