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真的!”趙老忍不住揉著郭逸的腦袋,認真的說道:“你再胡說,我就倚老賣老啦!”
“好好好。”郭逸看著也想動手的周老,諂笑道:“二老,不動手,我說!”
郭逸梳了下被弄亂的幾根毛,認真地和眾人解釋道:“第一:人型主要目的是為了宇宙,而不是大氣層內戰鬥。
畢竟在宇宙中,人型機器遠遠比現有的飛機坦克那些要泛用!
在宇宙中,人型機器人隻要裝備對應的裝備就可以應對各類情況。
而單獨列裝對應情況的裝備的話,先不提到底需要多少裝備,就問需要多少對應裝備的駕駛員和對應的後勤?
而高達隻要一些特種裝備和一個通用性工程背包,就能解決了。
甚至儲備一些資源,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還能改裝裝備以應對對應的特殊情況。
第二:人型機器人在大氣內的戰爭無用論是基於,攻擊力,防禦力,機動性,成本,後勤等屬性之後對比出來的。
而現在我所開發的高達,防禦力對於現有的實體武器來說,隻要有能源就基本免傷。
靈活性更是能在小範圍上下左右ABAB地旋轉跳躍。
除開速度機動性沒辦法在大氣層內與那些超音速戰鬥機對比,防禦力,戰鬥力,探查力等等完全碾壓戰鬥機。
更別說在宇宙中,無重力的環境下了!
至於後勤,配備人工智能,不需要理解,依圖哪裏壞修哪裏,這還不簡單?
模塊化了解下!
第三:相轉移裝甲必須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能源目前對我來已經是最小化。
因此設備最小的體積,實際已經給規定死了,你給坦克飛機那些裝備上也是可以,但是你裝備後的體積就不是現在的小體積了,而是一樣的巨大型機器。
這情況,就像你給一架木質的馬車裝上跑車的引擎,不是不可以,而是受不受的了問題。
還是說你們想看坦克彪個400碼,再來個下水道漂移?
還有就是,一個同樣的巨型飛機坦克要改成三維空間式的戰鬥裝備必須添加新的武器與對應的裝備,那就繼續大型化。
最後坦克隻會變成一個空中堡壘了,那還是飛機坦克嗎?
一個空中堡壘,那成本可就不是飛機坦克那樣的了,無論是人力成本還是物資成本。
所以最後綜合所有還是人型機器人是性價比最高的!
第四:就是操作係統的問題!
高達的操縱係統需要腦電波配合才能達到符合要求的靈動性!
如果非人型的話,駕駛員駕駛時必須時時刻刻把自己想象成對應的裝備型狀,然後再想象那型狀的對應運動姿態那些。
簡單來說,把一個人的靈魂塞入一條魚的肉體,你告訴我人是怎麼控製魚的肉體?
當然,這裏麵可以做多層精神轉換。
但是做出來,確定常人可以用的嗎?
不提高強度戰鬥中的失誤,就說那精神負荷度,一場戰鬥下來,駕駛員可以和精神病人談天說地了!
完全就是你用開飛機的軟件去開燒煤炭火車,根本就搭配不到一起。”
“至於使用E碳作為飛機坦克的裝甲或掛件,的確E碳在中低程度撞擊,受衝擊性非常強,但是隻要超過一定的閾值,它也就和普通合金沒多少區別。
更別說防光束武器或粒子武器了……”
突然周老打斷了郭逸的解釋,提問道:“光束武器?粒子武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