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意誌(1 / 2)

第八十三章、意誌

一、意誌存在的必須性

意誌是為達成某種目的而產生的心理意圖,並決定以語言或行動表現出來,這就是意誌的概念。意誌是靈魂與精神(心理)活動在前,物質條件在後的概念,因此意誌歸唯心論的形式和範疇。

意誌來源於靈魂深處,首發於肺,經肺氣入脾氣統攝心血,然後經血液傳遞大腦,大腦發出指令以語言或行動的方式表現出來,脾氣充足與否是決定意誌堅強與薄弱的根本。

一個人意誌是否堅定首先要看這個人的精神麵貌,如果一個人精神萎靡,這個人無論如何也表現不出剛強的強大的意誌。隻有一個精神飽滿的人才能鬥誌昂揚勇往直前地去戰勝一切困難。

不要把一切唯心的東西都看成是牛鬼蛇神,一個人如果沒有靈魂與精神支配,這個人就是行屍走肉般的機器人。人不能用兩眼看世界隻得出黑白的結果,你還應該看到多彩繽紛的世界。

比如你愛你的妻子,如果你不認同靈魂與精神存在,那麼你愛的就隻是一個女人,一個肉體的女人,一個會生兒育女的女人,一個機械的女人。但是如果你認同精神與靈魂存在,那麼你愛你的妻子,你就會把精神與靈魂寄托在這個女人身上,寄托在這個家庭之上,你會用心去感悟你的妻子,這樣你就會感悟到一個有靈魂的女人擁有的世界,這裏有辛酸苦辣,這裏是多彩紛呈的生活,這裏充滿了美好的愛情,以及美好的願望,這時你兩眼中的妻子一定是一個立體感十足的女人,這個女人美麗多姿,光彩照人。這時的你一定會更愛你的妻子,因為了你心中有一個多彩的女人以及一個多彩的世界,心中充滿美好的願望,那麼你必然會堅定不移地牽著她的手,嗬護她、愛戴她,心中充滿幸福、充滿美好願景地與她一起向未來進發,而不會隻把妻子當成一個肉體,一個機械的可供自己使用的女人看待。這就是人為什麼一定要認同靈魂與精神存在的理由。

現代科學認同人類在宇宙中不是孤立存在的,或許在虛無縹緲的宇宙中有人類的另一個歸宿,人存在不滅的靈魂。

一個人一定要有靈魂與精神寄托,因為你隻有具有一個靈魂與精神寄托的地方,你才能看到美好的明天。一個不信靈魂與精神存在的人,就隻能用兩眼看世界,你看到的就隻有黑白現實,而無法在想象的空間裏建立起一個美好的多彩繽紛的未來空間。這樣的一個人一定心存萬分恐懼,因為實現是殘酷的,冷血的,當你沒有靈魂與精神寄托而機械地麵對現實時,你就隻剩下對現實的無奈與恐懼了。

把唯心主義推上一個全新高度的人隻有黑格爾,黑格爾用深奧的哲學告訴我們一個簡單道理,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存在的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如果你認為這個存在有缺陷,那麼你可以用你的智慧改造它。

西方人接受黑格爾哲學的這一觀點,普遍有一個共識,就是現實是可以改造的,我為什麼要順其惡而從其惡,順其善而從其善呢?善惡我可以分辨,惡的可以改造,善的可以疊加,我為什麼要順其自然而不改變自然呢?

二、我的意誌

國家,國家即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我如果把我的意誌寄托給國家,那麼在我懦弱的心中就會充滿對國家的愛,國家在我的心中就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聖殿,我會為我的心靈寄托去生死追隨直至永遠,這就是精神的力量。但是如果你是無神論者,你就不會把心靈寄托在國家之上,你用兩眼到的隻是現實存在的國家,現實世界是殘酷的世界,當你心中無神時,你自然感受不到美好的世界,於是你隻剩下恐懼的心靈了,你就會去看國家不好的一麵,而忽略國家偉岸的美好的一麵。

對於一個心中充滿恐懼的無神論者而言,在他麵前就隻剩下兩條路,一條是順其自然,一條是反擊自然。這就是無神者的悲哀,也是古代人的悲哀,要麼順應現實,要麼反擊現實的悲劇就來自信奉無神宗教的結果。

就國家而言,國家的本質就是唯心和唯物的,我們可以用兩隻眼看到現實的國家,又可以用第三隻眼感悟靈魂深處的唯心國家,把美好的願望寄托於國家精神之上,你得到的一定是一個美好的國家理念,這裏就寄托著你的希望,所以當你寄希望於國家時,你會充滿激情地熱愛你的國家,國家在你心中也是最神聖最偉大的,這就是為什麼人一定要有精神與靈魂存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