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學子可以報考三所南陽城的書院,南陽城學子除了毓秀書院需先獲得參考資格再報名考試以外,其它書院可以隨便填報;至於其他城邦的學子則都需要持各大學院的準考證,填寫三個以內的誌願,然後每座書院按生源地分批進行考試。
一到趕考季,隻要在主街最繁華的地段站上十分鍾,就可以收獲不少八卦情報。
“這個抱著琵琶的是花音城李家的小少爺吧,據說他和他們家鬧翻了,就因為他要來南陽學農業。”
“這衣緣是金絲勾的燕子,子母扣上嵌著紅寶石,流彩城來考毓秀的沒跑了。”
一批一批公子騎著黑馬浩浩蕩蕩走過南陽主街,草木城的趕考大軍來了。
“草木城每年來咱南陽這麼多人,這怕不是覬覦我們,改日要來攻打我們啊。”
“不是吧,你看他們城那個製度,能跑的都跑了。”
草木城畢竟是馬上打出來的城邦,因此他們全民都會騎馬,草木城建城初期,他們依靠強大的軍事能力和北方絕佳的地理優勢,吞並了周圍的一座小城,過了十餘年又陸續打下了兩座小鄔。後來由於南陽、望興、流彩、花音聯合抵製,才讓草木停止了擴張。
不過說到軍事實力,南陽雖然重學術,但在軍事能力方麵也不可小覷。雖然南陽城在案的常備軍數量不比草木,但在南陽有特殊的軍事力量儲備,這群人之前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或參加過戰爭,他們在和平時期在家中種田或做些小買賣,待到要打仗時可隨時上戰場。
說到草木城的統治,不僅高家掌權獨裁專政,而且貴族橫行,有錢的、身居要職的都是出自各大貴族。草木城的貴族有世襲貴族,也有因為曾在戰場上立下大功而獲得貴族身份的。除此之外,草木城有一類貴族叫做“朝夕貴族”,雖然他們也享有貴族的權益,但這貴族的頭銜其實是城主因特殊事宜委派官員到各個下屬城區時,為了方便行事給予他們的身份,等到事情結束,他們就回到原來的職位上,貴族的身份也隨之結束。
草木城以前在準備吞並小城塢的時候,需要大量兵力,便下令整改貴族的相關條例,規定貴族必須上過戰場,他的後代才可以承襲自己的爵位。但草木城貴族人數眾多,城屬農民、小作坊工人,特別是農奴的地位太過於低下,貴族便讓屬於自己的農奴、家奴代替自己上戰場。若沒有軍中將領舉報,名冊上看不出任何端倪。至於舉報這件事,截止至草木城主導的侵略結束,也沒有發生一例。現在草木城底下人民還有關於貴族的笑話:“平日在家裏大力揮鞭,中氣十足地叫罵,上了戰場卻虛弱得走兩步就躺下了。”
然而曾經的南陽在金家執政初期,也和他們一樣實行類似的貴族製度,官吏都來自四大家族;但好在沒幾年金家就實行改革,不論出身,有才能者皆可入五部、擔要職。當然當時除了吳家之外的梁、王兩大家族也為這一改革出了不少力,放棄了許多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