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情場,官場 第十二章(1 / 3)

市場,情場,官場 第十二章

別放棄

近幾年來,已作古多年的丘吉爾突然又引起了醫學界的興趣,或者說當今醫學尚未解開丘吉爾的健康長壽之謎。他愛喝酒,到晚年也不加節製。柚煙更凶,幾乎是雪茄不離唇。更是一位饕餮公,食不厭精,百無禁忌。一生波瀾壯闊,幾經磨難,大起大落,緊張繁忙,多才多藝。他的許多習慣和做法是違背現代養身之道的,然而他不僅活到八十多歲,而且健康充實。

我想起另一個西方老人的話:“我一天得抽18支雪茄,到了我這年齡,不抓住點什麼是不行的。”我當然不是提倡老年人都要拚命吸煙。恰恰相反,我本人不吸煙,也討厭煙的味道。令我多想的是上了年紀的人為什麼“不抓住點什麼是不行的”?抓什麼?

哪些該抓住,哪些該放棄?

我曾在一個老幹部活動中心看幾位老年人打門球,為了一個球他們爭得麵紅耳赤,甚至不歡而散,旁邊有人說風涼話真是一群老小孩,值得嗎?”我在旁邊卻看得很感動,就是要這份認真,認為不公就要爭,就要吵,比賽就得像個比賽的樣子。老了不要害怕再一次成為小孩,像小孩子一樣熱愛人?,生,熱愛生活,熱愛陽光,就會增加許多快樂,忘掉許多憂慮,有什麼不好?

老小孩式的老年人大都活得輕鬆,生活愉快,人緣兒好。

我想這就叫“抓住了一點什麼”。抓住了自己喜歡幹能夠幹的事情,抓住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快樂。

我喜歡早晨遊泳,通過幾年的觀察,發現堅持得最好的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無論春夏秋冬,冰雪風雨,他們最準時,興致最高,他們也很少鬧病。倒是中、青年人,常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或者發懶,不想睜眼,不想起床了,或者感冒了,一連許多天不敢下水。中青年比不過老年,這不奇怪。因為老年人抓住了這件事。這是他們一天中最美的最快樂的時刻。經過水的親吻和擁抱,皮膚光潔,肌肉富有彈性。在水中從精神到肉體的所有緊張都緩解了,悠哉,樂哉。大家說說笑笑,交流著現代生活中的各種信息和每個人行之有效的養身之道,每一天都有一個美妙的開始。

“抓住點什麼”就是不讓自己人未老心已老,人剛老心已死。真正能使老年人悲傷的不是年歲的增大,而是希望的減少。希望少了,生命的動力就少了,歡樂自然也就少了。

其實老年人的幸福和快樂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多得多。就看你去不去抓住它。

人都是越老了越更像自己,不要輕易放棄自己。最近,德國《明星》雜誌公布了人類醫學的最新研究43暴成果,人腦是整個宇宙中最複雜的組織,“它由1000億個神經細胞組成”,到0幾歲以後,每天損失的腦細胞大約才隻有100個。按這一速度,隻有在七、八十歲以後才會導致記憶衰退,而“90務的人肯定可以精神矍鑠記憶健全地活到老,老年人的腦子可以與年輕人的一樣靈活'

一個人自己感覺多老,他就有多老。

老是無法回避的,正像死亡無法回避一樣。但誰也不知道它是怎麼一回事,會在什麼時候發生。與其悲歎老之將至,不如像美國自然主義者巴勒斯那樣欣賞老年:

“樹葉漸漸變黃的時候是多麼美妙啊!落葉之前,請看那豐盛的光澤和色彩。”

農民帝國

1993年4月17日清晨6時許,我照例走進遊泳活動中心,有幾個“泳友”幾乎是同時大聲告訴我:“知道嗎,禹作敏被抓起來啦!”

整個早晨,遊泳池內外,大家談論的就是這件事。而且異常興奮,有人甚至情不自禁地歡呼。

我遊完泳回到家,無論來人或來電話,有朋友甚至從廣東、沈陽打來長途電話,也都是通報禹作敏被刑事拘留的事。大有奔走相告、人心大快之“轟動效應”!所謂“中國第一村”及其“村長”,再一次成為“熱門話題”。

待我見到當天的報紙,才知是新華社記者從公安部獲悉這一“重要新聞”的。一個農民觸犯刑律被拘留,為什麼會如此興師動眾?

這件事帶給人們的衝擊和思考,決不到此為止。我曾經有幸結識了許多企業家,也包括一批農民企業家。近幾年來,他們中有些人的變化,令人震驚,不無憂慮。他們的財富與國際富翁的財富相比,隻能算是“小打小鬧'充其量不過是“小富”。然而,其中的某些人卻敢於凶猛地乍富。其自我膨脹的速度和程度,可令世界超級富翁汗顏。養狼狗,雇打手,修防原子的別墅外加鐵絲網,成立自己的派出所,穿饕服,開窖車,有槍支彈藥,修墳納妾,欺男霸女,敢於再一再二地打死人。為耀其富有,窮奢極欲,揮霍無度。主要的資金和精力不是用於投入再生產,而是投入消費。超常的變態的歇斯底裏的消費,必然造成腐敗和墮落。

他們並不是一下子變成這樣的。在創業的初期,則充分展示了農民的智慧、勤奮和膽識,有自己的哲學和絕招,甚至也不缺乏機智和幽默。值得人們思考的是他們的演變過程…“―有了點錢以後,其自身素質的局限性,其潛藏的劣根,便暴露無遺。所以難有大的氣候,難成大企業家。一成“地主”,便當惡霸,一成惡霸就快作到頭了。

當年隻要是一塊地方的能人,靠聰明,有點子,抓住機會就有可能發一筆財。出頭露臉,成為典型。今後的市場經濟,是大市場、大循環、大經濟,需要有大作為、能成大氣候的企業家。淘汰的正是眼光短淺、急於享受、作威作福的“土財主”。

近年來人們不厭其煩地宣傳富翁階層:億萬富翁有多少,千萬富翁有多少,百萬富翁無計其數……卻很少介紹這些財富的積累過程。仿佛一夜之間中國需要一個富翁階層就真的冒出了一大群富翁。人們有理由發問:有些人的財富有多少是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用正當手段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