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事情就成了”未免有些太誇張。但是總而言之,在艾拉的啟發下,那位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該從何入手的詩人終於找到了方向。
然後,當底格拉爾德帶著艾拉和另外三個孩子,向我介紹他們的成果的時候,我也被嚇了一跳。
擺在我麵前的,是沉甸甸的幾個大箱子,每個箱子裏都裝滿了羊皮紙。
然而,每張羊皮紙上,卻隻記錄了一個詞——同時用圖畫、諾威爾文、騎士文、帝國文,古帝國文以及這幫家夥發明的“文德文”、“杜瓦林文”、“丹德斯文”寫下的同一個詞。
當然,所謂的“文德文”、“杜瓦林文”、“丹德斯文”,實際上是以諾威爾字母的發音,按照對應的語言拚寫的山寨貨。而且,騎士文、帝國文和古帝國文旁邊,也都有類似的注音。
總的來說,這玩意堪稱偉大——這可能是曆史上第一部“多文字通譯大辭典”。雖然其中還有很多粗糙和謬誤的地方,但已經足以讓底格拉爾德名垂青史。
隻要有了這個東西,任何一個能夠讀懂諾威爾文字的人,就可以自學上麵的任何一種文字和語言。而且,他也可以憑借這東西向其他人傳授文字和語言——比鹿廳裏那些詩人又寫又說折騰一整天精疲力盡焦頭爛額要強多了。
在見識到這玩意之後,我立即讓希米爾帶上所有信得過的衛士和我一起護送著底格拉爾德和他的四名助手一同前往狼廳。
最後,這本“維克斯大辭典”的原本被留在了狼廳並且以最快的速度製作了四套抄本——大祭司一套,大學士一套,鹿廳一套,底格拉爾德自己一套。
做出了這樣偉大貢獻的底格拉爾德同時獲得了兩個任命:王家史官、豬廳學士。
前一個即便是目前也仍舊隻是榮譽頭銜——想要獲得主筆為王國編寫史書的資格,他還有得學呢。
但後一個卻是很快就生效了的實職。
在詢問過大祭司和大學士的意見之後,老爹通過了在隆德城設立豬廳,向平民子弟傳授手藝的提議,並且很快就將這件事推動了下去。
現在,如果一個平民的孩子願意,隻要他繳納一筆學費,再自負食宿費用,就可以進入豬廳學習。學習的內容包括諾威爾文字、簡單的算數,以及一門手藝。
這些手藝千奇百怪五花八門,但總歸都是和日常生活相關的。
從伺弄莊稼到撒網捕魚;從鍛造兵器到修建房屋,從殺豬宰羊到鞣製皮革,幾乎達到了可以教會一個人他這輩子能用得上的任何技能的程度,雖然如果一個人真的打算把這些技能全學會,他這輩子恐怕也沒時間幹別的了。
而且,任何一個學生,隻要你覺得你學得已經足夠了,隨時可以離開學校回家去。
和鹿廳那學費全免、食宿全包、包教包會的教育方式比起來,豬廳的教育簡直稱得上是胡來。
但即便如此,仍舊有許多家庭將自家孩子送進豬廳,孜孜不倦的學習著那些昂貴的知識——畢竟,按照維克斯王國目前這程度,僅僅隻是學會諾威爾文字和簡單的算數,就已經有資格管理一整座莊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