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的軍隊調動是件極其繁瑣的事情。
數以萬計的士兵按照本隊旗幟的指引集結成一個個的小方陣,提著盾牌戴著頭盔,在大路上排成一條浩浩蕩蕩的長龍。在這一個又一個小方陣的旁邊與之並行的是屬於這個小方陣的物資車,由騾子拉著,裝著他們的帳篷、炊具、口糧、鎧甲以及其它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在物資車相反的方向,則是一個又一個騎著馬匹或者騾子的騎手,即有軍團裏的傳令兵,也有身份尊崇的軍官和他們的護衛,還有一些軍團直屬的雜務人員。
而在步兵長龍之間,則是各個軍團的物資車隊,負責運載整個軍團作戰所需的一應物資。
我們照例是跟在皇帝陛下身邊,和禁軍、教導團同行——現在,我也弄明白了,所謂的教導團,全稱是帝國青年軍官教導團,也就是最初跟我們一起的那隊騎兵。這些家夥全部是帝國豪門子弟,在教導團內服役的同時為將來成為帝國高級軍官做準備——如果他們不能取得優秀的成績,無法被外派也就算了,一旦被外派,最差也是邊防軍團的中隊長,再晉一級就是軍團長,可以說是前途無量的存在。
某種意義上,這幫家夥大概就相當於帝國的鹿廳學員吧。
“在帝國最強盛的年代,軍團步兵行軍不但是全著裝,而且要自行負擔炊具、工具、帳篷和口糧。”看到我一直看著那群步兵,皇帝陛下就開口了,聲音裏呆著隱藏不住的憂慮,“可是如今,他們已經連著甲行軍都做不到了,而且還是皮甲。在我開始西征之前,曾經有位學者向我獻上一本書,總結帝國曆史軍略戰術,其中就提到了士兵好逸惡勞的事情。我看,也是時候好好整頓一下了。”
我看了看皇帝,沒有立即回答。
按照我上輩子的知識來看,那些體格強壯訓練刻苦的士兵們也是可以負重越野長途跋涉的,但是如果是體格不夠或者訓練不足,那就根本做不到了。
而根據我之前從那些帝國莊園主們那裏得到的情報來看,不管是之前說過的莊園提供農兵數量下降、農兵素質滑坡,還是如今的軍團士兵能力下降,實際上都隻和一件事有關——農兵莊園經濟不景氣。
經濟狀況不好就難以保證充足的食物供應,也就無法進行高強度的訓練,體格孱弱技能生疏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不過,這個問題並不是知道情況就能解決的,那需要很多很多的錢:“有機會的話,我可以看看那本書嗎?”
皇帝看了我一眼,大笑起來:“當然可以。你可以抄一本帶回去。不過,真正指揮戰鬥,可不是讀幾本書就可以的。你還有得學呢。”
我點了點頭。
皇帝沉默了片刻才再次開口:“對於帝國兵源素質下降的事情,你沒有什麼要說的嗎?”
“我從北邊下來的時候,跟一些莊園主打過交道。他們都是當年的帝國老兵或是老兵的後裔,退役的時候分到了莊園,就在當地安家落戶,經營莊園,同時也為帝國提供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