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戰爭並沒有想象中的美妙(1 / 2)

事實上,一個軍團隻有半數的步兵。剩下的一半則是射手、騎兵、斥候、傳令兵、工匠、軍醫之類的人。而在調走了八千騎兵,還有一個軍團在後麵的情況下,這支龐大的軍隊實際人數才六萬多。但這也已經足夠把這段山穀完全遮蔽住了。

當這支大軍的前方出現薩拉森人的旗幟時,所有人便不約而同的停了下來。

薩拉森人的陣列在我們的位置看不清楚,隻能遠遠的看到一片旗幟和長槍組成的密林。

這一點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的印象裏,帝國兵應該都是短劍大盾,而薩拉森人則是圓盾彎刀。可實際上,帝國步兵使用的最多的是一人高的長矛和鳶盾,而薩拉森人使用的雖然是圓盾,可他們陣列中長槍的數量一點兒也不比帝國少。

等到雙方的陣列都整頓完畢後,兩支大軍就再次極有默契的向前。此時,我們距離帝國大軍的後排還有大約兩百步的距離。

薩拉森人擺出了齊頭並進的橫陣,帝國方麵卻是兩翼突前,中央落後的新月陣,而且走了沒多遠就停了下來。

緊接著,帝國的陣列裏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呼喊聲。然後,弓弦崩響,利箭離弦,軍官們則毫不停歇的繼續下達命令。而幾乎是在帝國采取行動的同時,薩拉森人那邊也發出了高亢的呼喊,緊接著幾乎所有薩拉森人都高聲呼喊起來,幾乎將帝國弓箭手拉弓放箭的聲音也壓住了。伴隨著這呼喊聲,所有前列的薩拉森人都高呼著發動了衝鋒。

帝國射手們毫不遲疑的射出了三波箭矢,然後同樣毫不遲疑的轉身就跑,順著身後步兵們隊列間隙直接撤到了後麵。而隨後跟上的步兵們則邁著整齊的步伐上前幾步,停了下來。

在我這個距離,大概能看清楚的就是帝國方麵的旗幟此起彼伏的跳了一下。我猜大概是那些旗手們把旗杆尾端插進了土裏,以示決不後退一步的決心。不過,如果上頭下達命令,他們該後退還是要後退的。

我的胡思亂想還沒結束,兩翼已經接觸了。

我原以為這種衝鋒應該會在一瞬間就放倒一大批人,但看場麵似乎不是那麼回事。喊殺聲是傳過來了,中槍的慘叫聲也有,還有槍頭戳在盾牌上的悶響聲,以及其他的我也說不好是什麼的聲音。但是看起來,似乎接戰雙方的陣列都沒什麼變化,並沒有像我想的那樣迅速削薄。然而我又懷疑這是因為我離得太遠,看不真切。

我們的隊伍繼續緩慢的前進,直到追上主陣後排。而這個時候更多的方陣和薩拉森人開始了廝殺,也有更多的薩拉森人湧入了帝國軍陣中央的凹陷處。

如果這時候從薩拉森人的後方殺出來一支騎兵,狠狠的從後麵來上一下,那就成了之前我曾經聽過的那場以還是共和國的帝國方慘敗的戰役的翻版了。然而,皇帝陛下並沒有安排這麼一支部隊,所以也就無法期待傳說中的速勝和大獲全勝了。

兩條長長的兵線彼此擠壓,無數個小小的方陣互相摩擦,前排的步兵用長槍互相戳刺,後方的弓箭手則毫不客氣的將弓箭傾瀉到敵人隊列的後方。我茫然的看著那些小方陣一個接一個的不斷縮水,然後從前麵撤下來,後麵的小方陣則接二連三的頂上去,完全看不明白戰局到底如何了。

我所能夠看懂的就是,我走的道路是對的。與其訓練一大群身手過人的精銳武士,還不如去訓練數量更多的訓練有素的普通士兵。在戰爭雙方的總兵力都隻有數十幾百人的時候,少數優秀的武士就足以左右戰局。但是當戰爭的規模擴大到萬人乃至十萬人級別的時候,即便是數百名優秀的武士也很難在其中掀起什麼浪花。畢竟,就算一個人的武藝可以無限的提高,他的體力終究是有極限的。神話傳說英雄史詩中那些一個人一柄劍從敵人艦隊的一頭殺到另一頭的,終究隻是神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