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木訥與聰慧(1 / 2)

我具體詢問了一下吳世明死亡前的異常表現,張晴回憶了一下,說沒發現吳世明有什麼不正常,就是案發前一天大課他突然缺席,晚上也沒有找到他。

張晴以為是吳世明有事,因為他以前從來沒有過缺席,所以張晴記得非常清楚。

我拿出筆記將這點記下來,問她還有其他的異常情況嗎,比如情緒上,或者態度上。

我這樣一提醒,張晴還真的想到了一些異常,她說當天晚上她看到吳世明一次,吳世明急匆匆的從解剖樓出來,不時的回頭看。她過去問吳世明發生什麼事了,沒想到吳世明被她嚇了一跳,然後說沒事,就急匆匆的走了。

張晴說隻有這些,她平時不過問學生的私生活,所以並不清楚吳世明的身上當初到底發生麼什麼。如果我要問,她告訴我可以去找和他在外合租房子的孫鵬問問,他現在應該是在宿舍。吳世明死後,沒有人為他分擔另一半房租,他就回到學校住了。

我聽了後一愣,孫鵬今天早上已經被殺了,不過我看張晴的樣子,白晨旭出事後她一直待在家裏,應該是真的不知道。張晴見我驚愕住,問我怎麼了,我沒有將孫鵬的事情告訴她,於是說我突然想起來還有些事,找了個借口離開。

離開張晴的家裏,我將她的嫌疑抹去,從她的麵部表情和目光以及情緒來看,凶手並不是他。並且我和凶手交過手,他的力氣很大,從背影來看,他的肩部也很寬,我想應該是一名男性。

隻是讓我沒想到是,吳世明竟然和孫鵬也有關係,那麼白晨旭和孫鵬的死亡,和吳世明的自殺又有什麼關係,難道真的像外界傳言的那樣,是吳世明的鬼魂來索命了?

想要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我恐怕要等到下午他們的兩個室友來警局才能得知,現在還有最後一個嫌疑人要去詢問,解剖樓事發當天的值班老師,李昌明。

在我看來,李昌明的嫌疑最大,這也是我為什麼將他放到最後的原因。他的體貌特征和凶手很像,個子不高,一米七多點,肩部很寬,長得很壯。最為重要的是,他有充足的作案時間,晚上解剖樓隻有他一個人,還有所有房間的鑰匙,了解解剖樓的格局,可以說,一切的可見的線索,都指向了他。

還有,那份監控錄像,凶手為什麼會知道衛生間的防盜欄杆斷了一根,為什麼知道所有與監控的位置和死角,從而完美避開。

想要做出這一切都要對這個解剖樓特別了解才行,這也恰恰說明了,凶手是常年在解剖樓的人,又或者是經常出入解剖樓的人。

這樣範圍就非常小了,再加上作案手法,擁有這樣解剖手法的人隻有那麼幾個,唯一滿足所有條件的就是他。

但我沒有第一時間去找他,而是走訪了其他的老師以及校長,通過他們對這個李昌明進行最終的了解。如果凶手真的是他,通過這些細微的事情,就能擊潰他的心理防線。

我沒有忘記凶手的身手,盡管他是偷襲,可我不得不承認,就算正麵對上,我也不是他的對手。所以我去找他的時候,帶上了小劉,小劉也是應屆畢業時格鬥課程滿分的人,有他在,我比較放心。

走訪調查時候,我對於這個李昌明終於了解了一些,他性格孤僻,平時很少和其他人往來。他的課程也很少,他的學生說,他講課的時候也很無聊,基本就是自說自話,講完後讓學生自己動手。

偶爾也會有學生不懂的問題去問他,總會被他臭罵一頓,最後沒辦法,隻能找張老師去問。張老師就是張晴老師,學生對她的評價非常高,對比之下,李昌明就有些刻薄了。

我還問到了一件事,他很不喜歡吳世明,他說吳世明隻會啃書本上的知識,從來不知道自己擴展。就像一具機器,精準的執行著書本上編好的命令。

他說的這句話讓我一愣,其實我又何嚐不是一具機器,全世界又有多少人不是機器。

我晃了晃頭,這不是我要擔心的事情。機器也好,有夢想也罷,我現在隻想知道,李昌明到底是不是凶手。

說起來也是好笑,一所大學公認的天才,在他心裏就是這麼不堪。這也更加說明了他這個人的鬼才,而鬼才總會有些怪癖,比如當初的林教授,以及狼群組織裏麵的克隆人項目的負責人,方經理。

之所以叫鬼才,是因為他們不拘一格,從來不會按照已知的路線前進。也正是這種人,每天都遊走在犯罪的邊緣,更有可能觸發犯罪的紅線。

所以了解之後,我更加認為李昌明就是這次案件的凶手,或許兩名死者是他要證明什麼醫學猜想,又或者是實驗練手之類的對象。